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做到干事创业敢担当,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跳出“小我”、成就“大我”,以公心培育担当作为的最大底气。
存私心,不能谋公事。“公”是检验党性修养的标尺,是国家和民族的公共利益,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各类案例无不向我们证明“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作为公权力的行使者,要筑牢思想防线,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警自省、慎独慎微,主动将自己置身于纪律和规矩之下,守住底线,不触红线,时刻保持“世间尤物不敢妄取”的敬畏之心,不因诱惑坠其志,不随浊流纵其行,依照正道办事,才能永葆政治本色。
怀公心,为干事之道。从“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到点亮了大山女孩“梦想”的“燃灯校长”张桂梅,无数干部用青春与热血,甚至生命诠释了公心为民的情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担当意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奉献精神,“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搏劲头。党员干部要以先进模范为榜样,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凡事从公心出发,坚持“一碗水端平”,越是错综复杂的事情、矛盾众多的事情、利益集中的事情,越要坚持依规办事、公平处事。要破除“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衙门思想,杜绝“打卡留痕”“纸面文章”等形式主义,在工作中实干打底,大胆攻坚克难,与群众并肩战斗,突破事业上的难关,多为群众办实事。
《老子》中有言:“以百姓心为心”,说的就是“公心”。为政秉持公心,是党员干部政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之要,要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始终以人民群众的愿望为价值衡量标准,把“公”字沁入血脉、融入灵魂,时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以公心彰显公仆本色、以公心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