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牟定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

索引号:11532323MB19908782-/2022-1226182 公文目录:发展规划 发文日期:2022年12月26日 主题词:牟定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文  号:无 成文日期:2022年12月26日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战略定位是“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良性发展机制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基本保障。“十四五”时期是牟定在完成全面脱贫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以巩固脱贫成果为基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转折期;是加快推动牟定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期。“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措施是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乡村振兴,主动融入和服务楚雄州“一极两区”战略,打造“牟定现代农业示范区”,全面有序推进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和组织振兴,实现牟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需要。根据《牟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形势展望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牟定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三农”工作总抓手,深入推进牟定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发展,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协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县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牟定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农业发展成效明显

(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促推脱贫摘帽。截至2020年底,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7.64亿元(其中:实现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总产值29.54亿元);全县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23.5:40.9:3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20元,农村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243元;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3400户11535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二)优势农业产业得到巩固和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县建有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8万亩。粮食常年播种32.7万亩(其中:水稻面积稳定在9万亩),产量10.78万吨,基本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目标;优质“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万亩,产量660万千克;优质商品蔬菜发展加快,从“十三五”末年种植2.5万亩发展到2020年年种植10万亩,实现产值5亿元;特色花卉初具规模,至2020年种植0.32万亩,实现产值0.47亿元;优质水果成品牌,至2020年种植4.6万亩,实现产值1.87亿元。

(三)畜牧业持续发展。全县2020年末生猪、牛、羊存栏分别20.30万头、3.59万头、7.1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79.8%、2.6 %、6.4%;出栏分别达16.01万头、1.33万头、6.24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2.2%、1.5%、9.3%;生猪、牛、羊出栏率分别为141.8%、38%、93.6%;全县肉类总产量达1.86万吨,比上年增2.8%;禽蛋总产量达0.07万吨,比上年增长40%。

(四)水产品养殖持续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3328吨,比上年的3032吨增加296吨,增长9.8%。

二、农业基础得到夯实

(一)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5.32万kw,比上年增长3.3%;全县库塘总库容达9884万m3,其中:有中小型水库116座,库容8234万m3;年供水能7269万m3。有效灌溉面积达20.1万亩;电力供应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用电量达5488万kw时,比上年增长1%。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20年底,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1.93万亩,占耕地面积33.69万亩(国土三调数据)的35.41%;建成规模化现代农业产业基地3.4万亩,粮食产量增长5.1%,蔬菜产量增长10.3%,肉(猪牛羊禽)产量增长7.7%,水产品产量增长8.3%。

(三)农业科技装备条件显著改善。截至2020年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年均增长1.64%;主要农作物耕种收获综合机械化率52%,年均增长7%;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达34%、40%;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75%。

三、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一)农业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全县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在98%以上。截至2020年底,全县“三品一标”有效认证产品94个、登记企业22家,比2015年底分别增加73个产品、8家企业。

(二农业新型经营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县有家庭农场10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16家、省级、州级农业龙头企业35家,农村电子商务平台9家,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25亿元。初步形成了带动能力较强的“牟定腐乳”“彝家乡火腿”“圣谷果脯”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品牌。

四、农村发展能力稳步增强

(一)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成7个乡(镇)89个行政村(社区)农村环境整治,90%以上的行政村对生活垃圾实行了有效治理,森林覆盖率达65.6%;耕地污染治理得到有效控制。

(二)农业农村创新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等改革成效显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完成率达100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等重点改革事项逐步推进。

(三)村庄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升。至2020年末实施不同程度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涉及84个村委会,5个社区,全县率先在全州实现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完成自然村村间道路硬化704个,占全县738个自然村的91.31%,受益人口16.20万;实施自然村村庄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501个,占全县738个自然村的64.98%,受益人口11.69万。

(四)农村住房水平得到明显改善。通过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全面组织实施,全县4.97万户农户的住房水平得到明显改善,70%左右的农户住房等级达A级标准;32%左右的农户住房等级达B级标准,全面清除农村CD级危房。

(五)村庄布局基本趋向合理。全县738个自然村,由于历史的原因,分布不均,但村庄坐落以坝区或半山区为主,占80%左右,高寒冷凉山区村庄占20%左右,适宜人类居住。全县村庄划分为五个类型,其中:聚集生活类137个,城郊融合类35个,特色保护类23个,搬迁撤并类38个,其他类505个;村庄主要特征五类,其中:自然山水特色型91个、民族文化特色型102个,产业资源特色型579个,区位交通特色型151个。

第二节存在问题和新的挑战

存在问题

基础设施薄弱牟定地处云贵高原,属滇中腹地。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交通、水利、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难度大,各项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程性缺水严重,生产用水成本高,农产品运输路程远、损耗大。

)产业化程度较低。现有农业企业规模小、效益低,经营粗放,农产品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弱。缺少生产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联结带动农户能力强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

(三)标准化程度不高。“重产出、轻投入、疏管护”的问题普遍存在,农产品基地标准化水平低,抵御农产品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目前我县虽然在粮油、蔬菜、花卉、腐乳、果脯等园区规模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开局,但在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特色基地建设方面,标准低、规模小等问题依然突出。

(四)农村劳动力资源紧缺。截至2020年底,全县户籍总人口20.26万人,其中:16周岁至60周岁人口12.89万人,占总人口20.26万人的63.62%。其中:长年外出就业人口9.26万人,占45.53%,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人口4.95万人,仅占24.34%。

农业投入不足由于我县经济结构单一,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自给率不足,支农投入增幅有限。加之由于我县经济实力不强,农民收入水平不高,而农业的自我积累和多渠道投资的能力都比较弱,对财政的依赖程度较高。

农业装备条件支撑不够农业科技创新性突破少,组装、配套生产技术引进推广运用滞后,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不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变化,成果转化机制不活,转化率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和农机装备水平有待提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低。

农业结构不合理产销脱节,区域内的产业同质化现象突出,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不够,农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不足。

农业品牌建设滞后全县农产品商品化率不足35%,农业品牌包装、经营和推介不够,在全县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很少,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效益不高。

生产要素流出挑战加剧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持续向二三产业流动,土地“非农化”“非粮化”、农村空心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明显,“谁来种地”问题严峻。

二、新的挑战

(一)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压力加大。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加速调整变革。“十四五”时期,外部环境可能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和挑战更多,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受整体经济影响,“十四五”时期我县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压力加大。

(二)农产品质量需求矛盾日益突出。新时期,城乡居民不仅要求“吃得饱”,而且要求“吃得好”“吃得巧”,对乡村的绿水青山还有需求。农业单纯的“种出来”“养出来”,再卖出去,已不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多功能性的消费需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市场意识仍然落后,生产方式现代化水平还不高,农业供给侧还没有转到满足市场需求升级上来。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经营分散,融合发展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牟定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资源环境承载约束趋紧。我县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91%,山地多,分布零散,水利、道路等设施覆盖率低,干旱、冰雹、洪涝、低温等自然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各种病虫害等危害频繁发生,应对的压力不断增大。户均耕地面积少,全县多为一年“两熟”或“三熟”种植模式,复种指数高,化肥农药“双减”难度大,耕地休耕措施难于落实。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从国土空间布局上对农业形成挤压,在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上也对农业产生“虹吸”效应。

(四)农业农村“短板”突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2020年全县高标准农田比重仅为31.30%,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仅为52%;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流通体系效率不高、低端农产品过剩和高端优质农产品不足并存,2020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仅为1:0.04。

总之,“十四五”时期,牟定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总体上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必须树立发展信心,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强化粮食安全,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生猪产出大县创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完善乡村综合治理,奋力开拓牟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局面。

第三节面临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来推进;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明确要求云南“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楚雄州提出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民族团结示范区”等都为牟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展望“十四五”,牟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本面依然向好,但面临重大机遇。

一、农业农村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在我省的叠加;省委省政府着眼未来15年全省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明确将高原特色农业列为重点培育的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之一。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系列战略部署,为牟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持续加大

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国家财政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力度的加大,为牟定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

三、农产品消费潜力巨大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居民收入翻番,农产品需求将持续刚性增长。牟定绿色、有机农产品基础好、潜力大,随着农产品消费需求向多样化、高端化、服务化转型升级,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品质和个性化追求与日俱增,为牟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四、农业农村创新改革推动更加有力

随着“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水利等数字乡村新业态方兴未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持续增强。

五、工商资本流入更加迅速

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农业经营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相对稳定,工商资本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将会不断加大,有效带动现代生产要素进入农业和农村,农业和农村发展活力将会稳步增强,通过合理引导和强化监管,将有利于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水平。

第二章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牟定县“十四五”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扭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主基调,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根本立足点,以推进乡村振兴为头等大事,坚定不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加快牟定农业农村跨越式发展,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为美丽牟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奋力谱写新时代牟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第二节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管“三农”工作

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在中央统筹下,坚持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把“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落到实处。加强党对农业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为“三农”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坚持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落实好“三双”(双向管理、双向监督、双向考评)工作机制,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在组织保障、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上优先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推动脱贫攻坚政策转向支持乡村振兴,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短板。

二、坚持市场导向

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尊重市场主体地位,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制定和维护市场规则、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上的主导作用,着力增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坚持绿色发展

生态优先,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与生态相协调,因地制宜,把牟定良好的生态优势、环境潜能转化为生态农业等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发展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推进农村生态保护与治理,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绿色富县、绿色惠民。

四、坚持创新驱动

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为突破口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构建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市场化、法治化、制度化营商环境;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依托牟定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三产融合示范园区建设,构建改革与创新双轮驱动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机制,持续增强牟定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民动力和活力。

五、坚持城乡统筹

按照城乡互动、城乡联营的基本思路,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和助农增收核心目标,突出农业产业功能定位,突出现代农业三产融合,突出要素资源统筹保障,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城乡形态,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间无障碍流动,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六、坚持分类推进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类施策,着力优化牟定县现代农业三产融合示范园区规划布局,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支持现代农业三产融合示范园区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引领牟定农业农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

七、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农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力量,要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可以示范和引导,但不搞强迫命令、不刮风、不一刀切。从思想上教育引导农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农民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自觉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不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三节发展目标

发展思路

牟定县“十四五”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是:强党建、稳粮油、兴产业、扩畜禽、建机制、治村庄”

强党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为“三农”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落实好“三双”工作机制,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

稳粮油: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油生产,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稳定粮油生产,确保粮油生产安全。

兴产业: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全面掀起以“一人一技”为基础的“一户一产、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的产业发展热潮,以牟定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三产融合示范园区规划建设为契机,坚持质量兴农、科技兴农之路,大力发展牟定特色种植业、生态畜牧、水产养殖业、农业生态体闲观光旅游业,促进牟定现代农业三产融合发展。

扩畜禽:坚持生态保护与畜牧业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扩大畜禽生产规模,助推牟定生猪调出大县创建、肉牛(肉牛)产业发展取得成效。

建机制:探索乡村治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完善乡村治理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村级权力监管机制、村民议事协商机制和创新现代化乡村治理模式,服务好牟定乡村振兴。

治村庄: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带动乡村能力。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乡村 长效运行管护机制,服务好牟定乡村振兴。

二、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确保牟定高原特色农业转型跨越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区域性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为构建牟定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农村经济总量、农民收入迈上新台阶。至2025年,全县实现农业产值52.33亿元,年均递增保持在10%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18000元新台阶,年均递增速保持在6.7%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1万吨以上。

(二)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绿色食品牌”打造持续深入,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产业效益、生产效率、经营者素质、国际竞争力全面增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特征更加凸显。

(三)乡村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农村水、电、路、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农村更加美丽宜居;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统一。农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乡风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

(四)农业农村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以绿色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耕地质量水平和农业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双减”,农业废弃物全面实现资源化利用,农业污染面源得到根本治理。

三、远景目标

到2035年,全县实现农业产值100亿元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0000元以上;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村环境更加生态宜居美丽,全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四、近期目标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确保“十四五”末,牟定农业农村经济总量、农民收入迈上新台阶,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全县农业农村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牟定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经营体系基本形成,确保牟定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目标。至2025年末,牟定县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目标详见表1:

表1 牟定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目标表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序号

三级指标

单位

指标属性

2025年规划数量指标

是否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指标

经济总量

1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亿元

预期性

52.33

产业体系

2

粮食产量

万吨

约束性

12

3

猪牛羊禽肉产量

万吨

预期性

3.4

4

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产值占比

预期性

50

5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预期性

45

6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

人次

预期性

10000

生产体系

7

高标准农田面积占比(%)

预期性

66.79

8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预期性

58

9

农业信息化率

预期性

45

10

农业科技贡献率

预期性

58

11

农业劳动生产率(元/人)

预期性

40

经营体系

12

多种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

预期性

60

13

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

预期性

75

14

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社比重(%)

预期性

100

质量效益

15

耕地保有率(%)

预期性

100

16

农药减量水平(%)

预期性

5

17

化肥减量水平(%)

预期性

5

18

农业土地产出率

(万元/公顷)

预期性

10

19

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

约束性

100

基础设施

20

村庄自来水普及率

预期性

100

21

农村宽带入村率

预期性

100

公共服务

22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预期性

100

23

设卫生室的行政村占比

预期性

100

生态宜居

24

农膜回收率

约束性

90

25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约束性

90

26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约束性

90

27

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

约束性

95

28

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村占比

约束性

95

29

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

约束性

95

农民素质

30

高素质农民占乡村人口比例

预期性

20

农民收入

3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预期性

18000

农民生活

32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预期性

13500

乡风文明

33

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

预期性

100

34

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

(元)

预期性

3500

治理有效

35

有村规民约的村占比

预期性

100

35

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

约束性

95

37

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

预期性

100

政策供给

支持保护

38

农林水事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预期性

10

 

第三章夯实农业基础构建“三农”服务体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牟定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是构建牟定“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础及服务体系目标的关键。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监管考核,加强项目整合,统筹区域布局,统筹项目安排,统筹资金投放,统筹组织实施,切实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紧盯25度以下耕地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分年度系统规划,突出连片开发,提高建设标准,提升产粮能力,将工程建设与市场经营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建设一片、开发一片。到2025年,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2.5万亩,新增11.11万亩。

大力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基础地力。以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点和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为重点,建立健全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机制。到2025年,全县耕地地力平均提高0.5至1个等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提高到90%。

加快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坚持生态用水、安全用水、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干净用水“五水同治”,着力加强“两端”(两端指供水端和需求端,即:摸清并扩建供水端,弄清现量,挖掘增量,加强水源工程建设,持续提升产水供水能力;摸清土地、工业、人畜饮水等需求端的地理位置和用水需求)、“两网”(两网指安全饮用水网和生产用水网,即:充分运用“引”和“提”的办法,在构建“四纵三横两灌区五水产”骨干水网的基础上,找准细点和堵点,对全县输水管沟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科学布局安全饮用水网和生产用水网,实现两端无缝对接)建设,全力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要利用好“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带来的有利时机,全力推进牟定中型灌区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形成覆盖城乡的供水网络体系,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和防洪安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促进工程良性运行。

二、着力提高科技装备水平

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力度,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适用农业机械,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到2025年,全县农业机械化全程服务率达85%以上。

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加快实施“互联网+农机”行动,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农机报废更新制度。

强化农业机械化基础保障建立政府、农民和社会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农机化服务道路建设。继续加强机电灌溉设施改造和新建,进一步推进太阳能光伏提灌建设,建立多样化的农机设施管护机制和运营制度。

三、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

健全农业大数据分析系统实施数字乡村、农业大数据工程,建立全县农业、畜牧业、农村治理等相统一的信息平台,全面提高农业信息收集、分析、发布和服务能力,提升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环境、供给需求、成本收益等综合分析和监测预警水平。

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强化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在线化和数字化改造,积极发展智慧农业、精准农业。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进媒体媒介、电商平台与各类商家深度融合,打造县级农产品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主体,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电商平台,提升电子商务应用能力,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

(四)进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加快推进“宽带乡村”、5G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等农业信息化设施建设,不断探索信息进村入户新载体,降低“互联网+”使用成本,为“互联网+现代农业+乡村治理”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抓好全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整体推进全县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惠及面。

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一)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加强种子苗木检疫监管和农作物重大疫情监测预警及阻截防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体系建设,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建设绿色植保体系。健全动物疫病联防机制,严格落实强制免疫、产地检疫、监测预警、消毒灭源、应急处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防控措施。加强疫情应急处置建设,完善应急防疫物资储备。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指定通道和申报点规范化建设,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疫情处置和扑杀补贴机制,推进国家区域性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检测工作。

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加强县气象局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急处置能力,提高预报准确度,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加强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建设,拓展气象为农服务领域。

完善灾害防控体系建设继续加大自然灾害防治力度,完善非工程措施,加强重点易涝区治理,加快实施病险水库(坝塘)除险加固,提高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加强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明确洪水风险管理目标并强化相应措施。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增强预警监测、应急处置和扑救能力。

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

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构建职能明确、管理科学、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方式,推行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等服务模式,有效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农技推广、农民培训与农业生产环节科技服务无缝衔接。

强化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科技推广服务平台为载体,以新产品新技术引进推广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突出牟定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深度开发和精深加工,开展涵盖种植和养殖、病虫害防控、综合利用、冷链物流、现代营销等全产业链条共性关键技术引进推广与产业示范,发展牟定现代农业三产融合示范园区建设及“一县一业”产业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

第四章深化农业改革 构建“三农”产业体系

在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要重点围绕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提高牟定现代农业产业竞争力。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要立足牟定资源优势,注重资源优化配置,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充分挖掘发展潜力,重点发展生态、绿色、有机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业,实现农业三产融合发展。要紧扣“养好动物、种好植物、三产融合”的工作理念,着力构建“粮油生产、现代烟草基础产业和八大特色产业”组成的相对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种植业依托品种结构调整,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加快构建优质粮油种植向“两区”规划集中,促进粮经协调发展。

1、粮油产业。切实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6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1万吨以上,产值达3.3亿元以上。巩固提升“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科技示范县”创建成果,“双低”油菜种植常年稳定在5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0.75万吨以上,产值达0.45亿元以上。

2、烟草产业。抓住省州全产业链塑造卷烟产业新优势的政策机遇,主动融入全州打造“清香楚叶”品牌,深入实施“2260”高端特色烟叶生产项目,引导和支持烟农合作社、种烟大户加大土地流转规模,强化核心烟区和基地稳定发展,全面提升牟定县烟叶产区的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水平。确保基本烟田面积稳定在8.3万亩以上,年产量稳定在11.5万担以上,综合等级纯度90%以上,实现烟叶收购产值2.0亿元,烟叶税3875万元。

3、蔬菜产业。突出以大粒蚕豆、粉杆青菜、芦笋、番茄、香椿为支撑,紧盯发展规模达20万亩以上的目标,打造蔬菜产业,实现产值6亿元。

4、水果产业。突出云南红梨、沃柑、李子、软籽石榴、蓝莓为支撑,紧盯发展规模达10万亩以上的目标,打造水果产业,实现产值4亿元。

5、花卉产业。突出以玫瑰、澳洲腊梅、铜钱桉、非洲菊、康乃馨为支撑,紧盯发展规模达1.5万亩以上的目标,打造花卉产业,实现产值1亿元。

6、中药材产业。突出以白芨、迷迭香、云木香、重楼、金银花为支撑,紧盯发展规模达5万亩以上的目标,打造中药材产业,实现产值2.5亿元。

7、食用菌产业。突出以羊肚菌、金耳、银耳、白参、香菇为支撑,紧盯发展规模达0.5万亩以上的目标,打造食用菌产业,实现产值2.5亿元。

(二)畜牧业以优化生猪品种品质和大力发展草食牲畜为重点,围绕生猪调出大县创建提量提质、牛羊产业加快发展,因地制宜发挥各乡(镇)适宜养殖区用地资源优势,优化畜牧业产业布局。“十四五”期间要突出规模养殖,紧盯常年存栏60万头、出栏70万头、调出63万头的目标,打造生猪产业,实现产值12.75亿元;突出大户带动小户、养殖带动种植,紧盯常年存栏6.5万头、出栏5万头的目标,打造肉牛产业,实现产值2.5亿元。

(三)水产在水产养殖集群培育方面,抓住十年长江禁渔带来的发展机遇,充分挖掘大小坝塘的养殖潜力,紧盯县内3.28万亩库塘面积的淡水养殖,确保库塘利用率达到80%,年产量达7000吨,产值达1.5亿元的目标,打造“滇中钓鱼台”。发展专业库塘生态养殖为主,推广多种模式稻田健康养殖,推进牟定特色、健康、生态渔业产业持续发展。

(四)农产品加工业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和加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全力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持续推进牟定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着力建设“一县一业”乳腐产业示范园区和牟定县华星“农产品冷链物流示范园区”。持续抓好腐乳、果脯、蔬菜、水果、中药材、植物油、稻谷副产物等特色农产品及副产物深度加工,集中打造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高端产品。

(五)“农”产业。结合牟定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三产融合示范园区建设,以农文旅融合为手段,农耕文化和生态文化为灵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加快“环庆丰湖”观光休摘体闲农业园区和“金马牧歌”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支持发展休闲农业专业村,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以农带旅、以旅促农”良性循环,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

(六)打造农产品品牌有效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强化农产品绿色原料生产基地认证与保护,以龙头企业为载体、标准化生产为支撑,提高基地建设、质量标准和农产品加工水平。以“牟定腐乳”“圣谷果脯”“彝家乡火腿”等农副特农产品旅游化为突破口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升值。完善“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保护、产品防伪标识使用和认证监管,促进“三品一标”质量品牌提升,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及“三品一标”产品,增加绿色、有机、安全农产品供给。围绕粮油、水果、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实施“牟定品牌+企业品牌”战略,采取财政奖补等方式,加强“牟定制造”品牌培育,扶持“牟定腐乳”“圣谷果脯”“彝家乡火腿”等公共品牌持续发展,逐步形成牟定农产品品牌优势。

(七)强化市场开拓树立“大产业推进大品牌、大品牌开拓大市场”理念,用好市场拓展平台、电商平台、“物联网+农业”平台,拓展牟定特色农产品市场。积极组织牟定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国内各类展示展销活动,扩大产销对接。构建“互联网+”营销体系,发挥线上线下融合优势,化解结构性、季节性、阶段性供给失衡,有效对接生产和流通,推动市场开拓。加大品牌推介和产品宣传力度,加强品牌培育和市场对接,增强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牟定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互动、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实现种养融合、产加销一体发展。按照“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要求,大力推行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方式,合理布局特色种植和养殖业,大力推进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提高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发展规模养殖,养殖场的规模与种植业基地的规模相匹配,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规划种植业产业基地,同步规划养殖用地。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融合发展,将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康养等元素有机结合,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业由单一生产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引导和支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服务业、农村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农村消费、农资供应、产品销售、农家服务等电子商务综合体系建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进产销衔接;加快发展创意农业、体验农业。

构建产业融合发展协调机制把扶持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作为重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订单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服务牟定乡村振兴。

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综合考虑山、水、林、田、路、村、城,持续推进以共和坝子为主体,辐射江坡镇、新桥镇和凤屯镇接壤地带的10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建设要紧扣“11234”的发展思路,即“一核、一带、两体、三区、四功能”。一核:依托我县在楚姚高速牟定南立交附近规划建设的农产品物流分拨中心,打造核心引擎。一带:围绕龙川河流域发展高端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带。两体:建设以县城为中心的田园综合体和以庆丰湖为中心的田园综合体。三区:打造集“康养、农旅、乡村振兴”于一体的“金马田园牧歌三产融合”产业园区(区域主要是彝和园周边的水体、村庄和农田);集“观光、采摘、民宿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农产品采摘产业园区(区域主要是樱花谷和红梨谷);集“生产、销售、品牌创新”于一体的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区域主要是腐乳片区和庄三片区)。四功能:突出优质水稻、特色烤烟、八大产业示范和“一县一业”腐乳产业原料基地的功能定位;力争“十四五”末示范园区年实现产值30亿元。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大力开展牟定特色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绿色农作物种植园区、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规定,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生物防治、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药(兽药)使用等支持。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三大体系。实行网格化监管,落实县乡监管职责,规范监管服务行为。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数据传输系统和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加大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监测、消毒、应急处置和疫病净化等关键措施,实施种畜禽场动物疫病净化与无特定病原场评估认证管理,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抓好畜产品质量监测、检测工作。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立统一、权威的追溯管理系统,加快完善县乡追溯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和访问入口,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实施对象,扩大追溯系统应用覆盖面,力争5年内全县规模经营主体、主要认证农产品和农资产品基本实现可追溯。全面推广“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模式,保障公众消费安全。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牟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地方性法规和配套规范性文件,构建法制保障机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安全环境、清洁生产、生态储运全覆盖的食品安全体系,探索农产品生产及收贮运、加工环节全链条监管模式,构建全程监管机制。完善行业自律、问题约谈、信用体系等制度体系,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共治机制。

第五章农业规模经营 构建“三农”经营体系

以“牟定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三产融合示范园”建设为载体,聚集农村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等要素,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创新带动联结机制,积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推动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

一、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支持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扩量,出台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办法,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鼓励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户发展成为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加强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培训,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交流。完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扶持政策,支持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参与当地主导产业,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到2025年,全县重点培育0.5万个专业大户,500个规模以上家庭农场。

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开展实体化运作,创建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鼓励农民合作社联合,发展产加销服一体经济。规范合作社运营,完善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合作社服务质量,明确财务管理规范,实现财务公开透明。加大对合作社政策扶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不断完善财税、金融、用地、用电和人才培养等扶持政策,财政项目优先向评级较高的合作社倾斜。到2025年,全县培育发展5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壮大龙头企业实力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和监管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在建设高标准产业基地、培育品牌、开拓市场、开展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加快庄三、天台、江坡农产品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入驻创造条件。围绕优质粮油、特色果蔬、优质水果、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现有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以商招商等方式做大做强,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强化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创新发展订单农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到2025年,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0户,培育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农业“小巨人”企业达2户以上。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培育以生产经营型为主、兼顾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突出需求导向,以贴近生产、方便农民、鼓励创业为目标,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实行“分段式、重实用、参与式”培育模式,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强化分类指导。按照国家规定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制度,对符合认定条件的,统一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探索构建配套扶持政策。构建“专家+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辐射带动户”的技术快速传递链,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率先在新型职业农民身上实现转化和应用。

二、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推动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细化和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强化交易平台信息化建设,完善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服务,开展信息咨询、价格评估、指导合同签订等服务。采取财政奖补、金融支持等鼓励措施,积极利用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合理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加强对工商资本的合理引导和监管,防止流转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创新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利用国家产业政策,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决农业发展水、渠、路、电等瓶颈问题,补上基础设施的短板,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基础支撑。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政策,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提高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和带动能力,推广“合同订单”“收益分成”“股份合作”等模式,引导农户与带动主体结成紧密的生产经营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三、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强化公益性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植保植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动物疫病防控等能力建设。探索创新农业公益性服务供给机制和实现形式,引导社会服务机构参与开展农技服务。

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加快发展经营性服务,引导会农业技术、有生产要素、懂市场经营的农民领办经营性服务机构,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统防统治、土地托管、代销代购、农机作业、储藏保鲜、粮食产后服务等社会化服务。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各类服务组织在农产品保鲜、贮运、加工、销售环节,以及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扩大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和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实施农业和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拓展供销合作社在土地托管、农村合作金融、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经营服务领域,开展保姆式、菜单式、超市式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第六章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稳妥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完善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协会“四位一体”生产经营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二、深化农村用地审批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用地审批综合改革的有关精神,深化农村宅基地用地审批综合改革,强化“一户一宅”用地管理,加强村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村庄规划整合市场化新建试点改革,杜级自留地“私有化”现象发生,逐步消除空心村、空心户的长期存在,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三、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集聚提升一批,城郊融合一批,特色保护一批,搬迁撤并一批。抓好“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完善水、电、路、气、通信和物流等基础设施。深化农村危房改造,提升农房建设质量。扎实推进“空心村”治理,统筹土地流转、产业规模经营、村改居、农转非、产权登记等政策,确保项目能落地、群众得实惠。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最严厉的法治,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牟定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大力推行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动,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深化“无废城市”建设,重视新污染物治理。

第七章规划重点项目构建“三农”发展体系

农业建设项目对调整农业产业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四五”期间,牟定将按照“夯实基础、示范带动、做大产业”的思路,重点规划实施好12类76个重大农业发展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793.10亿元,为构建牟定“三农”发展新体系打好坚实基础。其项目建设规划详见附件:牟定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化化发展规划建设项目表。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十四五”期间,牟定将重点规划组织实施好以高标准农田建设、网络化小水利提升改造为基础的10个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157.77亿元,建设好、服务好牟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

二、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十四五”期间,牟定将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三产融合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规划组织实施好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93.00亿元,建设好、服务好牟定现代农业产业“一县一业”特色农产品持续发展。

三、“一县一业”建设

“十四五”期间,牟定将依托县内产业发展特色和优势,规划组织实施好4个特色“一县一业”产业发展建设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38.05亿元,建设好、服务好牟定“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高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持续发展。

四、种植业产业建设

“十四五”期间,牟定将依托县内资源优势,围绕主要粮油、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好17个特色种植业类产业发展建设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25.10亿元,建设好、服务好牟定高原特色优势粮油蔬菜产业持续发展。

五、畜牧业产业建设

“十四五”期间,牟定将依托县内资源优势,围绕生猪调出大县创建,肉牛、肉羊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好8个特色畜牧业类产业发展建设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54.42亿元,建设好、服务好牟定特色畜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六、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业建设

“十四五”期间,牟定将依托县内资源优势,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业提质增效持续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好10个特色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业发展建设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53.50亿元,建设好、服务好牟定特色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业持续发展。

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设

“十四五”期间,牟定将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划组织实施好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类建设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3.50亿元,建设好、服务好牟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工作。

八、农旅融合建设

“十四五”期间,牟定将围绕“庆丰湖”“金马牧歌”2个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构建牟定农旅融合发展新业态,规划组织实施好2个农旅融合产业建设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8.50亿元,建设好、服务好牟定农旅融合产业有序发展。

九、数字农业建设

“十四五”期间,牟定将围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发展新趋势,新业态,规划组织实施好以“数字乡村”建设为主的4个大数据农业产业建设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22.00亿元,建设好、服务好牟定大数据农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十、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十四五”期间,牟定将着眼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造就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目标,规划组织实施好4个“三农”人才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4.60亿元,建设好、服务好牟定乡村振兴。

十一、美丽乡村建设

“十四五”期间,牟定将围绕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落实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到2025年,建设8个以上精品示范村,100个以上美丽乡村。规划组织实施好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村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为主的8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81.02亿元,建设好、服务好牟定美丽乡村建设与治理工作。

十二、农业生态环保

“十四五”期间,牟定将围绕“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农业环境治理目标,规划组织实施好3个农业生态环保建设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25.80亿元,建设好、服务好牟定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工作。

第八章落实保障措施 构建“三农”发展机制

一、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在“三农”工作更加突出位置,完善工作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建立农村良性发展机制。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县委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县委书记主要精力抓“三农”工作要求,加强党委农村工作机构建设,做好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工作,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提高农村干部待遇。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关系到乡村振兴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

二、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工作职责

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业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工作领导体制。要提高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重要性、艰巨性的认识,县属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动规划实施。

三、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对脱贫攻坚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处理好常量政策、增量政策、变量政策的关系,即对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领域、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扶贫政策,要作为常量政策实行下去,确保巩固脱贫成果;对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生态建设保护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作为增量政策,加大政策的实行力度,及时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需要;对产业扶贫以及涉及基础性工作的扶贫政策,要作为变量政策,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同时,加强对各地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经验总结,将成效明显、具有普遍性的改革创新经验上升为制度,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提供制度支撑。

四、加强投入保障

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建立健全“三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保障和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投入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任务相适应。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强化财政公共、公益、公平的基本属性,重点扶持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领域”。推进行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相互衔接配合,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

(二)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创新投入方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担保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风险补偿等措施,引导和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探索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的路径和方式,引导更多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投向农业农村。扩大以工代赈规模,重点支持农村小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增加就地就近就业岗位。切实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

五、加强“三农”队伍建设

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约束与激励并重,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一)配齐“三农”专业技术队伍。 机构改革以后,农业农村部门的职责任务由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向统筹推进“三农”发展拓展,为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在现有的农技、农牧、农经专业设置上增加乡村建设、农业资源环境、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农村合作组织管理等专业人才。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升服务“三农”能力素质。建立市场激励和政策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吸引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投身农业农村发展。

(二)选好配强“三农”干部。把优秀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注重选拔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到县乡党政班子,选优配强乡(镇)党委、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充实和壮大、配齐乡镇基层“三农”干部队伍,跟进和强化服务,避免返贫现象的发生。

(三)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顺畅智力、技术、管理下乡多元化通道。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导和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服务乡村振兴。建立城乡、区域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扶持力度,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人,让农村的发展机遇吸引人。

附件:牟定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建设项目表



附件: 牟定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建设项目表.xlsx  3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