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十四五”(2021年—2025年)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战略机遇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形势新变化新趋向新态势,准确把握戌街经济社会发展新特点新任务新要求,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四五”规划,确定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戌街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主要措施,对于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立足新起点,谱写新时代戌街发展新篇章,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戌街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央和省州县规划纲要编制,阐明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十四五”时期全乡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凝聚全乡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共同奋斗推动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行动纲领。
本《纲要》规划期为2021—2025年,远景目标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与全国全省全州全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体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全乡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节 取得的新成就
——以高质量稳步发展为目标,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15年以来,乡党委、政府抢抓“十三五”和“脱贫攻坚”发展机遇,以勇争一流、奋勇争先的精神,带领全乡人民“脱贫帽,奔小康”,全乡生产总值从2.6亿元增至7.4亿元,年均增长23.3%;粮食总产量从8997吨增至15985吨,年均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从9000万元增至4.8亿元,年均增长39.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900元增至18336元,年均增长10.5%,经济社会发展以领跑全县的势头持续健康发展。
——以脱贫攻坚为统领,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六个精准”,按照“运用五大抓手、实施五大工程、成就五个示范”的思路,聚合资源、整合力量,精准发力、精准扶贫,用心用情用力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举全乡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是抓建房,实施“筑福巢”工程。吸纳137户470人到集镇建房,建成全县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忠心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231户842人,危房改造1134户4366人,全乡精准识别贫困人口1061户3932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二是抓产业,实施“植根基”工程。编制《戌街乡脱贫产业发展规划》,支持1060户贫困户养殖肉牛1928头、羊1974只,引进龙头企业带动本地种植户发展沃柑1500亩,与宏鑫养殖公司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每年订单种植青贮玉米600亩、收购5000吨。累计组织3493人次的种养殖、烹饪、建筑、家政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有序转移就业7503人。乡内企业每年带动贫困户1000人次以上就近务工。三是抓民生,实施“驱贫魔”工程。落实生态补偿、教育帮扶、营养改善计划和“两免一补”政策;把农村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严格执行“三重两无”标准,让每一分低保资金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认真落实健康扶贫政策,确保贫困户100%参保“新农保”和“新农合”,100%家庭医生签约。四是抓基础,实施“破瓶颈”工程。全乡编制具体项目册共6个大类95个,争取资金14683.87万元,实施整乡推进、“五小水利”、乡村道路、卫生室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四位一体”等14类关键性发展项目,山、水、林、田、路等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以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为引擎,初步形成特色产业新优势。粮食、烤烟传统产业稳步增长,大春、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总体稳定。围绕“一核两廊三片区”空间布局,引进龙头企业发展沃柑2000亩、猕猴桃800亩、火龙果600亩、香椿500亩、花卉400亩、特色蔬菜12000亩,集种植、销售、采摘、观光为一体的特色果蔬产业逐步壮大,建成年出栏生猪10万头的现代化大型生猪养殖场1座、大型肉牛养殖场1座,规模化养殖蓬勃发展,全乡8个村委会均已发展起自己的产业,戌街产业遍地开花。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110户17012人、资产1.5亿元。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免疫接种应接尽接,家畜死亡率连续降低,畜牧业健康发展。
——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基础设施不断夯实。5年来,水桥、白沙、左家片区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 亩。农田水利条件优化升级,总投资750万元的左家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顺利完工,双河闸、大田河坝、黑箐坝完成除险加固项目。农村饮水安全持续巩固,相继实施安乐中丰水库自来水管网延伸工程、老纳氟改水工程,圆满完成金家嘴、伏龙基、碗厂村饮水安全改扩建项目。综合交通条件日趋完善,戌街加油站竣工投产,所有村组村间道路完成硬化,建成左姚公路,实施观音塘、老厂、孟家凹等10余个村组进村公路硬化及防护工程。水桥、老纳、左家、碗厂幼儿园投入使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个,实施戌街、水桥、白沙、伏龙基扶持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新建和改造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配电变压器,实施老纳、碗厂村委会“四位一体”项目,“楚攀”天然气管道戌街段顺利完工。
——以绿色发展为原则,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有效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广应用“形成制度抓保洁、强化收费促管理、突出集镇树形象、打造示范做引导”。全部村组垃圾集中堆放处置,新建垃圾池120座、垃圾填埋厂1座,购置小型移动垃圾车1辆、移动垃圾箱6个、垃圾桶947只。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有序开展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建设,新建、改造卫生公厕35座。建“一河一库一策一责任”河长抓管机制,每月一督查一通报一分析一部署,河库渠治、管、保体系更加健全。推行街长制制度,通过包保、整治8个村委会和集镇9条街道,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交通条件更加通畅。强力推进违法违章建筑整治,拆除违法建筑1宗,立案查处违法用地4宗,办理完结农村村民建设用地面积280宗43921㎡,违法利用土地势头得到彻底扭转。实施营造林260亩,人工造林2500亩,陡坡地生态治理310亩,重点工程项目生态恢复持续展开。
——以法治政府创建为推手,社会治理持续稳定。以全面履行政府责任,依法行使公权力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政府创建持续开展。以会学法,以案学法,亮证执法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能力不断增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完善,稳步推进“6995”村民联防制度,推行“一村一警一助理”。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社会治安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积极化解和集中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信访积案,越级上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把安全生产摆在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消除安全隐患,安全生产事故率连续降低。禁毒、禁种铲毒、防艾、防暴恐、反邪教工作有效推进,严格监管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健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公共安全领域的应急管理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全面落实民族宗教“一网两单”制度,全乡宗教工作有序可控、长期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增强,全乡社会和谐稳定。
——以共享成果为目的,保障体系持续拓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投入、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实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深化殡葬改革,建成新风陵公益性公墓213冢,殡葬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文明的丧葬新风基本形成。推进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严格执行低保评定程序,坚持“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原则,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精准施保。精准发放救灾粮、寒衣被子各类优抚对象资金、定期生活补贴、临时救助、高龄老人保健长寿补助、残疾人两项补贴,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的保障机制。落实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发挥农民工服务点和“爱心驿站”作用,促进农民工就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医疗等社会保险参保成果显著,各年度参保率均居全县前列。稳步推进幼儿园集中办学,补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短板,不断巩固“两基”成果,义务教育均衡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筹措资金修缮和改造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新建7个行政村办公楼,新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16个,群众办事方便、透明、快捷,生活更加健康、美好、幸福。
第三节 经济社会发展经验
5年来的不懈努力为戌街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5年来的不断探索为戌街乡村振兴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将在戌街今后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把党的领导切实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更加自觉地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必须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结合戌街乡情,用开放的思想理清发展思路,用开放的理念谋划戌街的发展蓝图,不断思谋,把事情件件抓好抓落实,才能激发各方面的内生动力促进大发展。
——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要认真分析乡情,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优,优化配置人、才、物培强壮大本地优势产业,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想千方设百计突破基础设施制约瓶颈。集中力量加快交通、水利、农田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跨越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必须始终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做到有权不可任性。
第四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乡经济社会发
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一)产业抗御市场和自然风险能力不足,三产融合发展关联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
(二)干旱缺水、工程性缺水问题仍然是制约戌街乡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
(四)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五)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乡间户与户收入差距仍然较大,群众公平感、幸福感、尊严感等得不到充分满足。
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以法治的思维、改革的精神、创新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二章 “十四五”发展环境
“十四五”期间,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是积极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后发赶超、后发跨越的关键时期。站在“十四五”发展起点上,既要站高望远、立足全局,深入分析戌街发展形势的新变化、新趋势,准确把握“十四五”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又要立足实际、清醒认识,深入分析戌街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清醒把握“十四五”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全面、科学、绘制戌街“十四五”发展新蓝图。
第一节 “十四五”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国家和省州多重政策导向带来发展大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从国家层面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及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相继出台,为我们描绘了农业农村发展的蓝图,而且从科学推动乡村振兴、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基层组织等方面统筹发展给出了科学指导性意见,同时也为“十四五”
期间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理清思路、确定目标、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破解瓶颈制约、布局重点项目、提出创新改革保障等应对之策。
——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带来发展大空间。随着乡村振兴、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国家新战略、小石门水库和“国储三期”两个国家工程的实施,抵消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补齐发展短板,全面促进戌街更高质、更高效、更公平、更安全发展。
——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持续带来红利。产业升级和空间重构客观规律不可阻挡,消费升级长期趋势不可逆转,“十四五”期间,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转型将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将提速,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发展才是硬道理得到社会的广泛认识,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支撑力度和后劲不断增强,互联网+、5G+和各种电商平台正在替代传统的商贸、物流、金融等行业,为农副产品的流通、融入市场步入快车道,有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这些为“十四五”平稳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
——天然优势条件存在巨大发展潜力。戌街作为牟定“北大门”,东、北与元谋接壤,南与安乐接壤,西与大姚县隔勐岗河相望,国土面积201.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41.3米,现有林地23.39万亩,耕地18831亩,下辖8个村委会74个自然村131个村民小组4120户16976人,全乡设基层党组织106个,党员822名。气候独特,交通区位天然优势突出,市场连接非常便利。要有效抓住、聚焦深挖发展潜力,培育发展内生动力。
——综合经济实力提升奠定坚强保障。“十三五”期间,依
托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果蔬种植、规模养殖等产业迅速发展,元双公路穿境而过,为加快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节 “十四五”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疫情全球蔓延对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带来不稳定性因素。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
——高质量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提出更高要求。“十四
五”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要求以科学发展和创新创造为行动路线,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多瓶颈和风险因素制约对未来五年发展提出新挑战。城乡化进程较之“十三五”期间减缓,农产品品牌化不足,生态脆弱、矿产开发与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的矛盾还十分突出,企业散小、效率不高,工业化进程缓慢,产业链发展不成熟,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等因素制约着我乡现代化进程。
总体来看,我乡“十四五”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大有可为,要主动把握住机遇,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革中开新局,抢抓机遇奋勇前进。
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州决策部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明确“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战略发展目标,以及建设“滇中牟定、产业强县、左脚舞城、工匠名乡”的发展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发展基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全面贯穿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条主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戌街实际,聚焦“万亩特色蔬菜、万亩经济林果、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示范乡,推动第一产业提质增效;找准工业园区优势,寻求突破第二产业发展瓶颈;借势CX项目、小石门水库、石墨烯矿精深加工重大项目的实施,释放集镇服务发展潜能,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戌街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动力,确保戌街在实施“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全县建设“滇中牟定、产业强县、左脚舞城、工匠名乡”作出戌街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原则。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应对国内外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纵览全局、协调各方”,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维护
人民的根本利益,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问计于民生,解决人民“最盼、最优、最怨”的问题,不断造福于人民,才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与拥护,伟大的事业才有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原则。改革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理清发展思路,构建新的发展动力。通过不断地改革来突破制约瓶颈,不断地创新来破解发展难题,引领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激发斗志,锐意进取,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原则。聚焦党中央关注、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问题,结合全乡实际,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促开放、增后劲、惠民生。以问题为导向,明确目标,既要抓住和突出重点,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带动全局,做强做大,又要做到系统谋划,综合平衡,兼顾长短,切实增强薄弱环节,十指弹琴不变调。
——坚持统筹协调和可持续性原则。在总揽全局、统筹规划的同时,科学把握地区差异,分析发展优势,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发展。谋划发展实施项目工程,要符合戌街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考虑短期目标与地区未来长远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原综合治理,实施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远景目标
展望二〇三五年,戌街乡与全国全省、全州、全县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乡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力争达到全县平均水平;综合交通、水利、物流、能源、信息等重要战略枢纽优势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发展步伐加快,各族群众生活更加美好;县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建成法治戌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平安戌街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美丽戌街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成效。
“十四五”发展目标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未来五年的发展潜力和支撑条件,在高质量建设幸福戌街上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大幅提高。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产业发展优势更加凸显,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交通、水利、物流、能源、信息等枢纽基础进一步夯实,镇域经济作用更加凸显。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市场化配置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各族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法治素养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产业取得新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第四章 发展定位
按省、州各级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围绕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坚持高质量发展,结合戌街实际,聚焦“果蔬之乡·沃土戌街”建设目标,构建“一核双线三带多点”(戌街集镇核心,线上线下双线新业态,元双公路经济带、老牟元公路传统农业经济带、勐岗河旅游经济带)的生产力空间布局,打造国家级卫生乡镇、特色果蔬小镇、稀有矿产开发加工小镇、田园观光旅游小镇,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戌街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动力,力争戌街在乡村振兴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第一节 一核引领
打造戌街集镇核心。依托戌街集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地实际,以戌街集镇为中心辐射带动方圆8公里范围,利用集镇周边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释放集镇服务发展潜能,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集“农业体验空间、休闲娱乐空间、文化教育空间、健身养生空间、社交互动空间”等为一体深度融合、多元发展的8公里经济圈,以核心集镇建设辐射带动全乡多产业、大链条长远发展,实现撬动戌街高质量发展目标。
第二节 双线带动
打造线上线下双线新业态。一是依托集镇周边田园资源和农业产业优势,以生态开发为宗旨,打造种植、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形成“可览、可游、可居”,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线下新业态。二是在集镇建设冷链物流中转基地和香椿精深加工生产线,搭建电商线上平台,通过高效流转、拓展销路,解决企业和农户产品销售、冷藏难题,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第三节 三带联动
依托元双公路穿境而过、勐岗河沿线的资源优势,重点规划打造元双公路经济带、老牟元公路传统农业经济带、勐岗河旅游经济带。
——元双公路经济带。围绕元双公路两侧1公里范围,整合公路沿线山、水、林、田、路等资源,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现代农庄为引领,开发风景区、农园农耕农牧体验、童玩童趣、非遗文化展示、特色美食品尝、农产品展销等项目,逐步打造成为集农产品生产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元双公路经济带。
——老牟元公路传统农业经济带。围绕老牟元路交通沿线,盘活闲置荒地,通过龙头带动农户跟进的方式发展传统养殖业和种植业,打造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老牟元路经济带。
——勐岗河旅游经济带。围绕勐岗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加大项目包装推介力度,引进有实力的企业,以勐岗河谷观光、森林岩壁运动、山水休闲度假为重点开拓勐岗河乡村旅游市场,努力打造勐岗河旅游经济带。重点规划发展观光旅游业、综合服务区,形成与乡核心区相互支撑、补链发展的态势。
第四节 四镇齐建
——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以农村厕所改造建设、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村庄规划编制与管理为重点,打造一批美丽村庄示范村,通过以点带面,在全乡范围内开展美丽村庄打造,确保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
——建设特色果蔬小镇。立足低热河谷气候条件,加快推进“万亩特色蔬菜、万亩经济林果、万头生猪养殖”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乡建设,积极培育和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高端蔬菜的引进、推广力度,加强沃柑、橄榄、火龙果等名特优水果的精细化管护,持续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和动物疫病防控,全力打造万亩高端特色蔬菜种植基地、万亩特色林果种植基地,争取生猪养殖规模达15万头以上,擦亮“果蔬之乡、沃土戌街”名片,为全县建设产业强县作出戌街贡献。
——建设稀有矿产开发加工小镇。充分发挥戌街石墨、稀土等稀有矿产资源优势,科学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加大省州县相关部门的汇报对接,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和项目推介力度,按照“农业园、工业园、物流园、休闲园、金融园”的“五园招商”思路,力争石墨精深加工、稀土开发等项目早日落地实施。要做好林地、土地要素保障工作,确保今年纳入全省项目盘子在戌街实施的总投资10亿元、总装机规模220兆瓦的8个光伏项目能够落地实施,为全县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田园观光旅游小镇。围绕产业基础、交通条件、集镇优势,挖掘CX项目、小石门水库等重大项目实施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按照“一镇八景”的要求部署,充分挖掘元双公路沿线、老牟元公路沿线、勐岗河谷一带潜在旅游资源,结合戌街特有民俗文化、特色美食,以及彩色沙林、温泉等特色景观,建立一批集“自然—生产—休闲—观光—康乐于一体”的“农家乐”旅游项目、推动农业产业与文化、旅游、休闲观光深度融合,实现三产并举融合发展。
第五节 多点迸发
依托气候、交通、土壤、项目优势,以培树龙头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区域发展,形成多个基础扎实、产业兴旺、特色明显、产村融合的经济增长点,最终形成“一村一品、错位发展、串珠成链”的发展格局。
——蔬菜经济增长点。全面推广适宜片区地理气候特点的新品种、新技术,在水桥村委会小水桥、净石规划面积3000亩,种植番茄、豇豆、三月瓜、辣椒等特色蔬菜;在左家村委会王家村规划200亩种植红薯;在戌街村委会韦岗山规划种植香椿500亩,西七姑片区发展香椿种植450亩;在老纳村委坝上村蔬菜制种100亩;在伏龙基村委会、铁厂村委会规划面积700亩,发展青贮玉米饲草套种轮作种植、玉米制繁种,打造绿色蔬菜经济增长点。
——水果经济增长点。探索引进适宜戌街气候特点的水果种植,在碗厂村委会白铜厂、茅草房梁子种植沃柑1000亩,干海资种植猕猴桃400亩、香橼200亩;在老纳村委会平地发展水蜜桃种植120亩,坝梗村种植沃柑860亩,海田种植火龙果450亩;在白沙村委会种植沃柑300亩;并以水果为基础,从市场直供、采摘体验、水果加工等多元化发展,培育戌街水果经济增长点。
——养殖经济增长点。以生猪养殖、肉牛养殖龙头企业为带动,多点并进打造养殖产业基地。在老纳村委会烂山顶流转土地260亩,建设年出栏10万头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厂;在白沙村委会大河村流转土地200亩,建设年出栏5万头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厂;在老纳村委会地石么村建成占地面积480亩的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实现养殖经济增长点取得新突破。
——文旅经济增长点。以大尖山、勐岗大河、观音河、彩色沙林、地热温泉等自然资源,以及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关圣宫、杨家祠堂等历史文化资源,以正月十三、正月十四、白沙秋会等名俗节日,以米酒、火龙果酒、饵块、腌猪头肉、羊肉等特色饮食文化,延伸拓展”赏”“尝”“养”“憩”“学”“玩”等多样化功能,推动发展农业产业与文化、旅游、休闲观光深度融合的文旅经济增长点。
第五章 重点任务
按照“以集镇产业园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全乡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暨以集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全乡8个村委会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创建“以产业富农民、以园区兴乡村”的协同发展机制,构筑发展大支撑,实现大突破、大发展,打造发展新高地。
第一节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正所谓“产业兴百业兴”,每发展好一个产业,就能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发展农村产业是农户持续增收致富、农业快速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要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特色、绿色、生态”为导向,完善技术标准,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产业龙头,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和效益,努力打造农业发展新格局,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体系。
(一)巩固传统产业。戌街的传统农业有粮食产业、烤烟产业和畜牧业三大产业,巩固传统产业,筑牢粮食供给基础,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粮油生产,坚持粮油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保持稳定的目标;围绕完成烤烟产量目标,抓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围绕发展特色畜牧业,布局发展黄牛、黑山羊、土鸡模化养殖,做好各项措施保障,大力推广复合生态养殖模式。
(二)加速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气候等资源优势,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持续推进各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坚持以规模经营为引领,鼓励支持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参与产业发展。
1、持续加快特色种植业发展。持续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加快推进特色果蔬、花卉等产业发展,突出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优化种植布局,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品质结构,在全乡现有种植特色水果3400亩、特色蔬菜17000亩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戌街韦岗山、水桥、左家、老厂、老纳坝子、伏龙、铁厂发展成特色果蔬种植片区,建设标准化“百片大菜园”,打造全州“菜篮子”工程;发展柚子、软籽石榴、葡萄等水果种植,加大沃柑、猕猴桃、火龙果等亚热带水果的种植面积,多元化发展水果种植,强化现有基地管理,提升水果品质,实现戌街一年四季水果飘香、任何时节都有水果采摘目标,着力打造戌街高原特色“百果园”名片。
2、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以加快推进产业链项目建设为重点,考虑生态文明建设和地区未来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业发展规划,最终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打造区域性现代化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发展生猪、肉牛、黑山羊、林下土鸡等畜禽养殖,扶持建立规模化养殖基地。选育具有本地特色、优势明显的优良畜禽品种,发展地方特色养殖。围绕创建生猪养殖调出大县目标,重点发展生猪养殖,吸引更多像迈康兴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龙头企业投产,逐步成为全县生猪养殖示范基地。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自主进行创业,加强养殖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政府要加强养殖监管,实施无公害处理,尽量减少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不按规定养殖的要进行惩处,责令限期整改。
3、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重点扶持民生食品、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龙头企业,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延链补链,加强产品生产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以全乡之力打造品牌。引进果蔬、花卉等加工升级新型经营主体,延伸产业链,支持发展一批沃柑、香椿、野生食用菌等特色水果、蔬菜、花卉、药材加工项目,发挥品牌效应,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发展一批生猪、肉牛、黑山羊等生态畜禽产品加工项目,控量提质,加快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支持发展一批以戌街米酒、兰花籽、饵块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加工的小微产业链。
(三)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新业态。以新思想,新理念引领新产业发展,实现新老动能的转化,抓住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引擎。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湿度规模经营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优势集群带动,引导农户参与农业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建设,依托“百果园”“百片大菜园”、戌街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特色小镇、戌街勐岗河温泉旅游小镇、观光经济走廊建设、河道治理、农田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发展“旅游+”“生态+”“物流+”“休闲+”,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把农业园区做成农业景区,把农特产品做成旅游商品,发展智慧农业、互联网“5G+”,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以乡集镇(忠心村)为核心的集农业产业与文化、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产业新模式,让人人“四季游戌街、采鲜果、品美食、泡温泉”,将戌街打造成牟定旅游休闲观光必去打卡点。
第二节 构建工业产业园区
围绕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绿色低碳的要求,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技术装备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工业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充分挖掘交通、矿产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和促进全乡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1、培强壮大支柱产业。依托我乡稀贵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建设以“冶金矿产加工”为代表的戌街工业产业片区。以高性能、多功能、创新、绿色发展为方向,打造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扶持发展壮大一批矿山企业,加速对稀土、铂、钯、等稀贵金属和石墨、高岭土等新材料的探、采、冶、造一体化建设,发展先进结构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形成以稀土和稀贵金属新材料开发为突破口的新型材料产业链;加快对石墨新材料产业研究,开发出耐火、耐磨润滑、导电材料,将牟定建设为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2、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围绕“深、精、新、宽、融”思路,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导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重点支持符合国家冶金化工业政策、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对就业贡献大、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重大企业项目,“一企一策、一项一策、特事特办”。
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重点帮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推进企业做大做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加大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企业实施技改,在产品研发生产和产品创新上有所突破,让产品质量升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提质增效。
加强对矿山和企业的监督管理,科学高效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优化矿产资源配置,将矿产开发、矿山植被恢复、土地复垦、水土流失整治有机结合,实现矿产企业生态化。
3、加快产业园建设。科学论证、项目引领、招商驱动,把产业作为工业经济工作主线、把项目作为总抓手,优化工业布局,加快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建设冶金矿产精深加工工业聚集区。最大限度的争取土地、政策支持,完善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小微产业园。聚集区集生产、加工、网络营销为一体,以规范化管理、智能高效及绿色低碳精深加工的形式,全面提高矿产资源效益,集中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进行市场化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在“十四五”期间,初步构建现代工业经济体系,着力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特色和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基地。
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依靠市场机制推动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乡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依托现代先进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形成新的运营模式、服务方式和组织形式。
1、优化营商环境。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积极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围绕“一核一基地两廊四片区”的发展布局,推动现代服务业务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积极发展商贸服务、旅游工艺、养老服务、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打造一个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产业联动的消费商圈。深挖农村商贸业发展潜力,构建现代农贸综合体系。
2、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商贸物流集聚区形成,推进汽车集散及冷链物流园、商贸物流、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商贸物流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元双公路过境交通区位优势,依托元谋物流园区的辐射功能,加快全乡冷库冷链、农副产品仓储物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以“互联网+物流商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通过“政府带头”“平台带动”“直播带货”“电商代购”等多种形式助推,扶持培育一批专业网络零售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和引进重点物流企业,打造快捷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引进京东、顺丰等国内快递龙头企业,健全完善快件集散配送中心物流设施。努力将戌街打造成为牟定重要节点和物流枢纽通道。
第四节 建设乡村旅游观光示范区
依托戌街民族民俗文化元素、自然禀赋、产业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业和健康养身产业。围绕元双公路主干道辐射区,打造开发以勐岗河为主的沿线旅游路线:土林—勐岗河温泉旅游小镇—勐岗河极限旅游项目—沿线产业(田园综合体)—小石门水库,完善基础设施,盘活勐岗河沿线资源。
1、发展乡镇特色旅游业。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发展“产业+旅游”“文化+”“生态+”“休闲+”,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把农业园区做成农业景区,把农特产品做成旅游商品。
建设戌街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以忠心村为中心,建设智能大棚,打造景观走廊,依托左脚舞、彝族刺绣等民族文化,干巴、米白酒、腌猪头肉、饵块、羊肉等特色食品,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旅馆村开发项目,规范民宿管理,提升食宿水平,配套建设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满足顾客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各种需求的综合服务区。
建设小石门水库生态观光区:挖掘水库的观光功能,对小石门水库及其附近农业、荒山、荒地、水面进行农、牧、林、渔等农业自然观光开发和生态功能建设,发展农家乐,带着周边经济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2、发加快大健康产业展。结合自然资源禀赋,以健康养老、健康运动、健康食品产业为核心,创办大健康示范点,积极推进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温泉康养、休闲度假、生态养生等健康养老产业,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行动,大力发展山地户外运动,丰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优化参赛体验。
建设戌街勐岗河温泉旅游小镇:开发利用温泉资源,打造休闲景观,开发集采摘、民宿、垂钓、自驾车营地、赛车场地、露营为一体的庄园设施,建设标准化温泉、游泳、水上乐园等设施。开发勐岗河极限旅游项目,推进勐岗河观光经济走廊建设。
第五节 突出项目支撑 补齐基础短板
紧抓“两新一重”建设机遇,以打基础、转方式、调结构、强产业、惠民生、利长远为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强弱项、提效能,着力做好项目谋划,全面补齐经济发展的短板,全乡谋划储备项目70个,总投资92.83亿元的“十四五”项目。主要实施:
1、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水桥、老纳等村委会实施4000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土地整型,机耕路修建、硬化,沟渠、
管网建设等配套设施,为产业发展打下基础。
2、水网建设:把群众要求迫切、受益群众多的水利工程优先列入规划、优先安排实施,通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保障民生。做好小石门水库、中屯引水库库通、象鼻子小(一)型水库项目建设,以及管网配套设施建设,保障全乡人畜饮水安全,保障生产生活用水。持续推进防洪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节水工程、提水工程、五小水利工程、烟水配套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旱灾害防治、水库运行维护及除险加固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3、路网建设:道路是经济发展的动脉通道,农村路网畅通更是关乎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要加强全乡路网建设,全面升级乡村道路,硬化所有自然村进村公路,依托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发展政策,规划建设一批产业路、物流路、旅游路,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生产互联互通、产业规模化发展及物流业现代化发展。
4、电网建设:立足乡情,科学规划,着力解决产业用电不稳定、农村电网不可靠与低电压问题,构建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化电网,提高城乡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加强我乡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乡村老化线路改造,确保用电安全,完成供电场所改造和基础硬件设施的升级,为我乡“加速发展、加速转变、加速跨越”创造有利基础条件。
5、互联网建设:完善农村网络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基站和配套网络建设,持续优化基础设施
薄弱地区4G网络覆盖,推进网络扩容,推动家庭宽带千兆、百兆接入普及,让互联网走进农村千家万户。发挥互联网通用基础设施的强大溢出效应,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推动互联网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融合,推动农业、工业、交通、物流等领域数字化,鼓励农村电商发展,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服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提升乡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公共服务能力、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强化网络安全保障,助力乡村振兴,让群众共享网络发展带来的便利。
第六节 构建多层次人才支撑体系
人才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队伍建设是人才发展的中心任务,构建多层次人才支撑体系,助推戌街乡村振兴。
1、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树立做好人才工作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要建立健全“三关”机制和个人积极践行“四大公德”的工作氛围,坚持明确的用人导向,为各类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坚持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营造浓厚用才爱才重才氛围,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
2、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建设各类人才队伍。成立专项人才工作组,构建人才开发体系。力争到“十四五”末,造就一支与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门类较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一是建设党政人才队伍。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担当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二是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着力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三是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围绕乡村振兴和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需要,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技术推广人才为重点,着力建设一支适应我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四是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围绕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以信息化+、互联网+、农业+技能为核心,建设一支适应推进新型产业化和融入一二三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3、创新人才管理,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扎实抓好领导干部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完善职务、职级晋升机制,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加强村组干部管理,建立健全考评机制,落实村级奖惩激励机制;推动企业搭建人才平台,让人才施展才华,激发人才干事活力;健全专技人才评聘分离机制,促进专技人才按劳取酬;促成城乡人才合作交流,落实乡村人才激励保障政策,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和宣传力度。
第七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十四五”期间,我乡脱贫攻坚工作将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州、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突出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持续巩固我乡脱贫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继续实施产业帮扶,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推广“公司+集体经济+家庭农场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村一品”,扩大就业。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社会管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在5年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第八节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
坚决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在现有发展基础上乘胜前进,找准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逐步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高效有序衔接,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加速迈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绘就“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新蓝图。
(一)建设产业兴旺新农村。实施产业兴村强乡行动,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推动特色农产品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戌街乡村资源优势,发展乡村精品旅游,建设乡村旅游观光示范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二)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强村庄建设,加强乡村生态建设。
1、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健全、生态宜居、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重点示范村。实施农村垃圾治理行动,改进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措施,形成完善的城乡垃圾收集、中转和处理体系。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农户家庭厕所和村组公共厕所为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和提质,无害化水冲式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村庄公共厕所普及率达100%。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规范规模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推进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农村集中居住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0%以上,统筹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农村污水管网建设,着力打造5个以上“两污”治理示范村,选择2个村进行湿地+处理污水。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深入推进牟定县爱国卫生创建“7+1+1”行动。依托农田及河道治理、村组道路、乡村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等项目,统筹村庄发展、产业建设、住房用地、农田保护、公共设施等需要,整合部门资金,因地制宜、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突出地域特色、有序推进村庄规划工作,逐步改善村容村貌。
2、全面推进生态治理。坚持“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综合修复治理,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协调发展防护林、经济林和用材林,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 万亩,完成营造林 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 万亩。实施勐岗河综合治理,改善河流湿地功能。实施受损土地生态功能修复工程,重点做好东北片区生态脆弱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矿山及运输沿线生态修复项目。加强重要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三)建设乡风文明和谐新农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开展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开展民族团结村示范村、爱国卫生村创建活动;治理婚丧陋习,持续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引导群众厚养薄葬、文民治丧、低碳祭扫,树立婚育新风。
(四)建设深化改革新农村。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深化农村土地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规范征地程序。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服体系,发展农业保险。
第九节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考察提出的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发挥宗教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做好统战工作,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坚持各族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加强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树立服务意识,全面推进服务型组织建设,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民族地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
第十节 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多渠道扩大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抓好典型,搞好示范,增加群众收入。政府做好平台搭建,建立劳动力资源库,掌握就业状况和就业意向,及时发布各种就业信息,并做好做务工信息宣传和对接工作;加快产业发展,增加就近就业岗位;积极开展多种类别、多种层次的岗位技能和创业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对口培训衔接起来,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积极、合理引导劳动力就业转移;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引导农民工领办合办农民合作社,培育一批农村创新创业“领头雁”;开展困难就业人员援助,充分用好乡村保洁员、水管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
2、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育人为本,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不断优化教学点布局,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激发教师活力。
优先保障教育发展用地,加强对乡村幼儿园、小学活动用房、运动场及附属设施改造。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提升民办学校办园能力,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鼓励办法,加强安全卫生、质量监控,提升幼儿保教质量。坚持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制度和教学指导体系,开展丰富的学生课外生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全乡适龄儿童入学,鼓励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或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全乡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3、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织牢公共服务防护网,增进群众健康福祉。提高乡村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统筹城乡医疗资源,补齐医疗卫生短板,支持乡卫生院、村卫生室提升建设,更新医疗设备,加强乡卫生院彝医馆建设,方便群众就医问诊。配齐配强乡村医生,健全人才培养培养引进、绩效报酬分配的新机制,建立合理的乡村卫生室人员流动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机制,加快疾控中心疫情防控能力建设,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疫情防控哨点。继续推进开展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先防病后治病的意识;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重点传染病防控,控制和消除寄生虫病、重点地方病危害;推广慢性病防治适宜技术,对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口腔疾病等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有效防控。加强妇幼保健,切实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和素质,提高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持续做好健康扶贫签约制度,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完善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动员全民参与,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国家卫生乡、省级卫生乡及卫生村创建活动。积极存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融合发展,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发展体育事业,实施全民健康战略,推广普及广播体操、民族健身操,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农村体育设施,争取30户以上自然村普及健身场地一个,指导督促各村举办群众性乒乓球、篮球、拔河、左脚舞、广场舞等一系列体育活动。
(四)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事业发展,做好文化工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加强民间业余演出队、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引导、扶持和管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持续推进史馆、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文化室等免费开放。充分利用农闲、节庆和集市,组织开展农村文艺演出汇演、广场舞、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深入整理、挖掘乡域优秀文化,着力整理戌街历史文化、民间传说、民俗文化等,建好乡史馆、村史馆,建立农耕传习所。配齐配强乡文化专干和村级文化辅助人员,不断夯实文化工作基础。继续完善我乡“小广场·大喇叭”项目,及时向群众播放新闻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鼓励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文化形式,不断催生推动网络文学、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业态发展。推动构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让文化更富活力,让旅游更富魅力。
(五)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实施全民参保。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和兜底力度,规范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低保工作的透明化、规范化,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特困供养等认定审批程序,对符合条件困难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全面覆盖城乡居民领域各类困难人群,包括低保对象及低保边缘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和孤儿;足额、准时发放政府转移性支付资金。贯彻落实相关妇女儿童政策,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依托乡民政办、乡养老服务院,全方位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持续推进殡葬改革,逐步完善殡葬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气象、防震、防灾减灾系统工程建设,增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落实优抚对象抚恤金发放,做好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
第十一节 建设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大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加快建设法治戌街、平安戌街,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
(二)加快推进法治戌街建设。坚持法治牟定、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创建全县法治政府示范乡,法治建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戌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1.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一是建设法治型政府。坚持“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快落实政务公开和政策宣传解读,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二是建设创新、服务型政府。全面提高干部职工乡村治理的专业化水平,树立“民本位”思想,以服务为宗旨,切实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大对懒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的责任追究。三是建设廉洁型政府。巩固“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教育成果,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州实施办法,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做遵规守纪的模范。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2.保障司法公正。加大司法公开力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完善旁听庭审、诉讼档案查询等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体系,强化司法活动监督。大力发展人民调解员队伍,完善人民调解员“一员多用”机制。继续抓好乡村综合执法试点建设,推进各项执法保障措施的落实。
3.增强法制观念。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实施以宪法、民法典为主要内容的“八五”普法。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通过以案说法、法治讲座、法律援助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法律进乡村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三)构建社会治理体系新格局。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发挥政治引领、法制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基础、智治支撑作用,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一部手机治理通”工作,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不断完善矛盾纠纷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化解社会矛盾。增强基层民主自治能力,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完善乡村三级量化管理考核机制,强化乡村干部量化考核管理,严格乡、村干部行为规范。加强网格员等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建设网格化管理。
(四)加快建设平安戌街。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快推进平安戌街建设,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全有序。
1.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以居住安全、出行平安和人民满意为最高目标,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全方位落实和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采取政府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落实经营主体安全生产责任。完善生物安全风险防空和治理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开展灾难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提高预警预报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重点健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粮油、医疗等物资储备建设,认真做好地震、气象、地质等灾害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2.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加强乡村交通、消防、公共卫生等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打好禁毒人民战争,开展“扫黄打非”“净网行动”和“平安校园”行动,维护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和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实施“邻里守望”工程,建设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平安家庭,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乡风文明,社会风尚良好,让百姓住的安心,吃得放心,过得舒心,玩得开心,实现乡村环境美、生活富、百姓乐的和谐统一。
第六章 保障规划实施
第一节 强化组织领导支撑
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提高党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戌街、发展戌街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决策部署,把握新常态,努力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党委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推进改革和发展的能力。发挥民主,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政策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注重培养选拔明政治、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增强基层党组织带动致富、为民服务能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干部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更好带领群众全面迈向社会主义新征程。
各部门、各村委会领导干部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心无旁骛,着力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广泛凝聚合力,共同推动发展。坚持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的原则,加强规划实施管理,集中力量办大事,努力实现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第二节 强化科技支撑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把“科技支撑”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是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要重点围绕产业发展、改善保障、生态环保,聚焦“农田、农机、农技”,推进农业科技化、水利化、机械化、生态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发展。一是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二是要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重点做好完善推广队伍的建设,完善建设推广服务保障,显著提高科学技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要抢占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阵地,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持续合作,实现科研成果供需方直接对接;四是要加大对乡土专家、技术明白人的培训力度,逐步形成“专家+农技人员+基地+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推广模式;五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立信息技术服务团队,建立聚政策解读、技术咨询服务、问题解答、办理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平台,让群众少跑腿,多办事。
第三节 强化资源支撑
坚持科学发展观,对全乡资源进行整合、统筹协调,加强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地方资源配置,重组、转型一批资源资产,将所有资源资产充分利用,从而使资源资产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推进全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环境的优劣决定发展的快慢。要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先行先试,不断推动观念、做法和创新,破除阻碍开放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争当改革排头兵。用好国家和省、州、县出台的鼓励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敢闯、敢拼、敢担当”的发展氛围。制定符合戌街实际的优惠政策,放水养鱼,通过用足用活政策谋取更大发展空间。一是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释放政策性资源;二是强化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等支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大力促进民间投资;三是完善土地“三权分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流转规范,供给发展基础资源;四是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厂,保障发展人才资源。
第四节 抓实规划实施机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经过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就要制定和规划分年度实施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制,特别注重项目的落地和完成。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重大问题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并认真研究解决。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预期性指标纳入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要加强与县总体规划衔接,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做好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协调,确保总体要求一致,空间配置和时序安排协调有序,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加强运行调度,注重年度落实,根据总体规划科学合理编制年度计划,逐年推进规划实施,明确思路,理清重点,明确工作目标,列出施工图、作战图、路线图,拿出贯彻落实的措施,确定具体的责任人,确保工作有人管有人干;要严格督查、检查,对已经决定要做的工作任务,做到事前、事中、事后进行监督和检查,从而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高效推进和落实,确保目标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