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的山上长着歌谣,这方的水里流着舞蹈”这首名为《左脚舞之乡》的民歌唱的就是牟定。在日前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推荐名单的公示中,牟定县依托底蕴深厚、独具魅力的“彝族左脚舞”入选。
▲万人同跳左脚舞
近年来,牟定县全县上下齐心协力、久久为功,凝练彰显了“勤学勤劳、创业创造”的牟定精神,凝结呈现出“滇中、枢纽、民族、生态、美丽”的县情特点,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全县人民共同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又充满欣喜与自豪的光荣岁月。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根脉和活力,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名片。牟定县在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中,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巩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果,全面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争创省级文明城市。打造化佛山盛地、左脚舞故乡、四弦琴产地、全域游乡村“四张文化名片”。
▲大石门雄峻
佛教名山铸就滇中福地
▲化佛山盛景
牟定化佛山古有“小鸡足”之称,是史上滇中佛教圣地。是一方胜境,一方净土,是国家A级旅游区,形似雄狮。集险峻、古朴、幽雅、奇秀于一山,融山川、历史、宗教、民俗于一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因山雄、林幽、树奇、花艳、寺古、塔多而誉满全滇,自明万历五年(1577年)始建旃檀林寺,到晚清的177年间,共建寺宇13座,虽在历史中被大量损毁,但留下的两座寺宇袈裟殿和宝莲寺,保留下的40余座僧人寿塔、碑文,讲述着化佛山400多年佛教的悠悠历史。
▲化佛山
化佛山位于牟定县城西面,距县城15公里,海拔在1788至2588米之间,形如一头雄狮横卧于群山之中。化佛山古木参天,浓荫铺地,山青岭秀,白云绕顶,如一道绿玉屏风围绕着牟定城,故历史上名为“玉屏山”。明朝末期,牟定籍僧人邓洪如师从大千和尚和彻庸和尚,通过多年修法弘法,在化佛山开创禅林佛法大盛,便把“自久寨”更名为“化佛山”。化佛山以山雄、林幽、树古、花艳、寺多、塔众而被誉为“滇中第一名山”,于1982年获批为州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评定为首批国家A级旅游区。
化佛山是牟定县的天然氧吧和绿色屏障,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99%,景区内古树、奇藤众多,生态植被良好,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化佛山景点众多,东北部景区山幽景秀,奇峰林立;腹中景区古木茂密,鸟啼莺啭;西部景区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核心区有滇中藤王、千年栲树爷、响鼓地、绝壁崖、蝙蝠洞、花海等自然奇观,化佛山周边有庆丰湖、团结湖等湖滨风光,有王寺、老豆冲等彝族村寨民族风情,有飒马场茶园、玫瑰园和万亩云南红梨基地等田园风光,是修心祈福、养生养老、户外运动、休闲度假、探险探秘等的旅游胜地。
左脚舞再谱新歌
“这方的山上长着歌谣,这方的水里淌着舞蹈,最美的舞是左脚舞,最美的歌是左脚调……”在著名歌唱家杨学进老师演唱的《左脚舞的故乡》这首歌中,左脚舞被称为最美的舞。
▲左脚狂欢
“左脚舞”是牟定县世居彝族的代表性舞种,传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地流传着“会走路就会跳左脚舞,会说话就会唱左脚调”“阿哥跳穿千层底,阿妹跳破绣花鞋”“弦子一响,双脚发痒;调子一唱,浑身舒畅”的生动描绘。
“高山头上茶花开,阿哥阿妹跳脚来。”牟定县城化湖广场上高亢宛转的“左脚调”和欢快踏歌起舞的人群,记录着千百年来牟定彝族群众社交活动的重要媒介“左脚舞”。“左脚舞”用彝话来说叫做“咕遮”,同一件事情,能够经受住悠久岁月的长期检验传承不断,而且历久弥新,足以证明它作为牟定彝族文化精粹的魅力所在,更体现了它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所以“左脚舞”也被誉为彝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2008年6月,“彝族左脚舞”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万人同跳左脚舞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牟定县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彝族左脚舞之乡”。
彝族“左脚舞”由歌、舞、乐三个部分组成,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各具特色,且歌舞乐通俗易懂,热情奔放。每逢彝家吉庆礼仪、喜事婚宴、传统节日、农闲时节,彝家人便会相聚在一起,少则数十人,多则成百上千人,弹起龙头弦子,唱起左脚调,或是拉起圆圈,或是围着篝火起舞。
近年来,随着云南省人民政府把牟定县命名为“彝族左脚舞之乡”;国务院把牟定彝族左脚舞收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牟定县“万人左脚舞”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举办“左脚舞文化节”;出生于“左脚舞”源生地牟定县蟠猫乡的彝族歌手非明荣带领彝族组合“阿乖佬”在中央电视台的青歌赛上获得银奖,在人民大会堂为国家领导人献唱,在星光大道比赛中获得周冠军,并参与各种出国文化交流演出等一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彝族“左脚舞”的声誉已经逐渐走出了楚雄彝乡,正向全国和世界展示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情和魅力。
牟定有指尖跳舞的彝绣、千载跳动的舞蹈,百年不衰的“三月会”。左脚舞,又称跳脚、跳左脚,跳法主要以“倮倮颇”“俚颇”两大支系为代表,但凡彝家吉事礼仪、喜庆婚宴、传统节日、农闲时节,人们便会自发地少则10多人,多则百人上千人,或是拉起圆圈,或是围着篝火,聚集在睡房、村间、地头、庭院内、青棚中跳起欢快的左脚舞。小伙们弹起龙头四弦,拉起小二胡,姑娘们则辅之以乐,唱起那清脆悦耳的左脚调,尽情欢悦,通宵达旦,整个彝家山寨弥漫着左脚调、左脚舞的欢声笑语。
▲庆丰夕照
龙头四弦琴彰显魅力
牟定彝族龙头四弦琴,也有人称其为弦子,是弹奏乐器。左脚调和龙头四弦琴成了天衣无缝的配对,在传统和声中奏出左脚调旋律,构成了牟定彝族左脚舞音乐的独特韵味。
牟定彝族群众制作乐器均是家传。省级代表性艺人王光金,14岁随父学艺,如今已有50多年。近年来,牟定县着力发展民族文化,左脚舞作为牟定的一大民族特色,被重点保护。乐器与左脚舞休戚相关,因此制作乐器的艺人也受到了关注和保护。
来自蟠猫乡小古岩龙泉村委会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邓光佑,20多年一直专注月琴制作,传播彝族左脚舞文化。
“我父亲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就经常做龙头四弦琴,时间长了,我们也就慢慢地爱好上了,就开始学做龙头四弦琴”,邓光佑告诉笔者。邓光佑14岁就跟随父亲学习龙头四弦琴的制作,先后拜过本村的老艺人学习龙头四弦琴制作。到18岁时,便熟练地掌握了全套制作技艺,父亲病故后,邓光佑便接替了父亲的制作技艺开起了家庭作坊,以龙头四弦琴制作、销售为主。
“我学做龙头四弦已经20多年了,家中两个儿子跟我做,我媳妇负责上色,每年产量基本在300把左右”,邓光佑介绍说。2006年7月,牟定县扶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邓光佑被邀请到县城发科屯步行街租房专门制售龙头四弦琴。2010年被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县级左脚舞传统手工艺项目传承人,同年5月,经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推荐,被州人民政府命名为州级传承人。2011年为扩大经营规模,展示传统手工艺,邓光佑迁至彝和园制作销售龙头四弦琴、京二胡等乐器,注册成立了“彝山春”民族乐器制作有限公司。
邓光佑从事龙头四弦琴制作时间长达20多年,具有四代传承谱系,带徒弟有15人。到目前为止,所生产的龙头四弦琴已经远销台湾、深圳等地,产品长期供不应求,在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牟定龙头四弦琴是一种颇具地方少数民族特色的左脚舞主要伴奏弹拨乐器,长期存在于彝族人民之中,材料主要以“秋木”为主,辅以少量的“樟木”及“青松木”,整个制作有选材、下料、拼合、雕刻、粘品、打磨、着色、调试等共16道工序。现在四弦琴制作已经在县内形成了小手工业,目前在县城开店经营的有7家,产品销往省内外各地。
“全域游乡村”促乡村振兴
牟定县地处楚雄州中部,东邻禄丰,南连楚雄,西接南华,北依大姚、元谋,位于楚雄州“三纵四横”交通路网的中心,过境段楚姚高速已通车,是通州出省的重要通道,昆攀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镇。昆明至大理高速公路也将建成通车,极大地缩短与昆明、大理和四川的里程时间。利用交通枢纽区位优势,融入楚中半小时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该县着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县,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
▲风雨白塔
▲南塔叠翠
牟定山川秀丽、生态优美,东有白马山,传说唐僧取经曾落难于此,明朝建文皇帝曾隐居于此。西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化佛山,有建于明嘉靖年间至今保存完好的文庙,有距今400多年隔城相望的南塔和北塔,有建于清代、红军长征过牟定时,肖克将军的临时指挥所三清阁,有怪石嶙峋的大石门,有风景秀丽的龙川河,风景名胜数不胜数。
▲白马山连绵起伏
上半年,我县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80.64万人次,同比增长52.11%;实现旅游收入172352.53万元,同比增长41.3%。包装策划了牟定县凤屯镇自驾车营地、牟定县庆丰湖汽车营地、牟定县庆丰湖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牟定县化佛山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等项目,在彝和园3A级景区建设了2个观景台、3个休息站,完成了彝和园3A级景区、化佛山A级景区智慧景区建设。
今年以来,牟定县以文彰旅,编好牟定故事,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将在每个乡镇至少打造8个景点,每条旅游线路推出8个景点,打造牟定化佛山、白马山、中峰山、彝和园、茅州古镇、化湖、庆丰湖、滨河公园8景。打造化佛山栲树爷千年栲树、千年藤王、九叠泉、迦叶殿、白云窝、验道茶、响鼓地、望佛台8景。打造县城彝和园、茅州古镇、文庙、南山公园、左脚舞山城、化湖公园、庆丰湖、龙川河滨河大道8景。打造元双路戌街土林彩色沙林、戌街微营地、戌街农业观光体验基地、大古岩原生态左脚舞体验、白沙高泉(母鲁打传统村落)、新村农民武装暴动指挥部旧址、彝和园、共和田园综合体农业观光、福龙千亩油菜花、华峰山塔林10个以上景点,配套建设公路综合服务区,实现一部手机游牟定,想停就停,一路有景。
进入新时代,牟定正踏着“左脚舞之乡”的铿锵旋律,传承着“匠人之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阔步前行。(通讯员 张芹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