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牟定县:打好民族团结进步牌  走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日期:2025年05月24日   作者:县委统战部   来源:牟定县融媒体中心    点击:[]

近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腊湾人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勤学勤劳、创业创造,携手同心、团结奋斗,以“五个一”创建为载体,将昔日的贫困小山村建成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十百千万”乡村振兴示范村,书写了以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时代奋进篇章。

过好一个节——“民族团结日”。腊湾村国土面积40.57平方公里,有7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农户383户1776人,彝族人口占99.83%。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民族团结日”创设于1991年,原为解决牟定县腊湾村委会和姚安县新民村委会两地群众相邻的山林、水源、田地权属纠纷而创设的议事协商平台。如今,民族团结日成为推动两地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巩固了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跳好一支舞——“玛咕舞”。“玛咕舞”又称“老人舞”,是流传于腊湾地区极具特色的民族舞蹈,相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玛咕舞”动作轻缓、摆幅较大,由独制“三胡”伴奏,曲调悠长,舞步变化无穷,融入了农耕、礼仪、伦理、历法等内容,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牟定县编排了“玛咕舞”课间操和健身操,成立了腊湾“玛咕舞”文艺队,把玛咕舞”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和搬上表演舞台,腊湾“玛咕舞”文艺队多次参加县级文艺汇演,登上省州舞台,受到好评。著名导演李亚威拍摄的《腊湾舞者》荣获2012年度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十优”作品等多项大奖,“玛咕舞”已成为凤屯镇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通过传承和保护“玛咕舞”等优秀民族文化,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文化支撑,让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共同繁荣发展,汇聚成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星河。

建好一个所——民族文化传习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2022年,镇村整合资金31.7万元,在“玛咕彝寨”建成了腊湾民族文化传习所,将其作为宣传党的政策、开展文化传承、进行研讨交流、展示发展成果的文化阵地。通过传承人的传帮带,目前,腊湾地方有“玛咕舞”省州县传承人18人,“玛咕舞”文艺队成员发展到30人;有“梅葛”传承人4人,“三胡”“龙头四弦”制作表演技艺传承人10人,发展“绣娘”268人,建成“绣坊”9家。不仅有效保护传承了优秀传统民间文化,还帮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让腊湾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绚丽之花。民族文化传习所的建设和发展,是依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生动实践,保障了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合法权益。

上好一堂课——民族团结教育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娃娃抓起,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关键工作、基础工程抓紧抓好,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打破沟通壁垒。同时,开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堂,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和村情村史教育,以“小手拉大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设“玛咕舞”课间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弘扬,目前,腊湾民族希望小学被确定为“玛咕舞”传承教育基地。

闯出一条路——乡村振兴致富路。近年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通过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进一步增强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积极争取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先后建成高标准农田123.37亩,打牢产业发展基础,探索以“党总支+党支部+党员+致富带头人+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青花菜、白芸豆、辣椒、萝卜、草莓等特色产业,发展产业基地170余亩,群众实现务工收入、产业收入、刺绣收入等“多条腿”走路,摆脱曾经“种一山坡、收一土锅”的历史,逐步鼓足了致富的“钱袋子”。目前,腊湾地区366户农户住房由土坯房变成了砖楼房,130户农户拥有了家庭小轿车,闯出了一条民族聚居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县委统战部)

上一条:华中师大牟定附中——用艺术之美点亮思政之光
下一条:牟定:优化医保服务  助力营商环境提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