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规范教师个人备课,保障教学顺利开展,特制订教师备课检查制度。
一、备课要求
(一)研读课标。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把握基本理念、增强目标意识,确保教学目标不跑偏。
(二)钻研教材。如果把课标比作是“圆心”,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就是“半径”。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境界。
1.解读文本与教师教学用书;
2.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实现对教材的“二次开发”;
3.渗透德育。要充分挖掘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德育因素,实现德育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三)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学习能力、兴趣和愿望,把教学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使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
(四)设计学案。科学的设计学案,精选练习,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等。
(五)撰写教案。在研读课标、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写教案要把侧重点从注重教师怎么“教”转移到注重指导学生怎么“学”上,实现显性备课与隐性备课的统一。教案的撰写按《华中师大牟定附中教学双驱动设计表》格式要求和要素进行撰写,要有作业设计。
二、备课检查办法
(一)由各年级组织检查,各年级成立教学常规检查小组,由蹲点领导担任组长,年级主任担任副组长,年级主任和分管教学的年级副主任具体负责,成员包括各科备课组长及2名教师代表。每次检查需3名备课组长和2名教师代表参加(检查人员须是不同学科的教师,每周可进行轮换,具体由年级组安排),检查人员对老师的备课情况完成检查后分别打分,取平均分。每周的原始打分表年级组要存档备查。
(二) 每位老师每周提交一份纸质的“三件套”(教学设计、课件、作业设计)到年级组进行检查(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周需提交两份“三件套”及一份教学反思),检查小组在检查统计表中进行记录和统计。
(三) 年级组每周四对全年级教师备课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并按备课优秀者占约20%、良好占约60%、一般占约20%分层评价后,每周五15:30前将检查评价结果报教务处,每学期需完成15次结果上报。
(四) 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劳技、心理健康(生涯规划)学科的老师,每周可提交备课本或者纸质教学设计、课件进行检查,室内课仍需上交“三件套”。
(五) 初中部的教案撰写要求和教学常规检查要求按牟定县教体局的规定执行。
三、备课检查结果应用
备课检查结果将应用到年度履职考核中。
每学期进行15次备课检查,备课检查评为优秀的,每人次计0.2分;评为良好的每人次计0.15分;评为一般的,每人次计0.1分,未进行备课的计0分。
特别说明:
(1)不按要求备课的,当年不得评先评优;
(2)“三件套”检查连续三次为“一般”等次的,当年不得评先评优。
牟定县第一中学
2024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