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牟定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索引号:115323230151728681-/2015-0325001 公文目录:统计公报 发文日期:2015年03月25日 主题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  号:无文号 成文日期:2015年03月25日

2014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攻坚之年,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年,面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下行的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和全年奋斗目标,突出稳增长、调结构、培产业、重民生、促发展,全力抓好项目投资、产业建设、城镇建设、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保持了全年经济平稳增长,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不断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4亿元,增长6.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7%,拉动经济增长1.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4.93亿元,增长1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2%,拉动经济增长7.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4.03亿元,增长9.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1%,拉动经济增长3.31个百分点。

投资、消费、外贸齐拉动。支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9.8%、39.6%、0.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7.95、5.27、0.08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兴工强县不断推进,服务业要加快发展,以利推进产业升级。全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28.8︰35.7︰35.5发展为27.6︰37.3︰35.1,三次产业结构类型为“三二一型”,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2、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6个百分点。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按从业人员计算的人均GDP)由上年的25574元增加到28465元,比上年增加2891元,增长11.3%。

全县实现现价工农业增加值20.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工农业经济结构由上年的42.9︰57.1发展为45.6︰54.4。

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9%,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8.4%,分别比上年涨2.9和2.9个百分点和下降1.6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工作稳步发展。年末全县从业人员1410990人,比上年末增加980人,增长0.7%,全县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4100人。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提供,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56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

城镇化进程快速提升。据县住建局统计,全县城镇化率达37.7%,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14年,全县共实施州外国内招商引资项目62个,实际引进州外到位资金32.48亿元,同比增加8.935亿元,增长37.9%。其中: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2.42亿元,同比增加7.83亿元,增长53.7%。

外贸出口快速增长。据州商务局国际贸易科统计,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607万美元(合约人民币2509万元),增长45.4%,创造增加值903万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0.6%,拉动经济增长0.08个百分点。

非公经济稳步发展。全年非公经济增加值19.78亿元,增长15.2%,占GDP的比重为4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拉动经济增长7.32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达17.04亿元。全县非公经济户数达5493户,比上年增加346户,其中:私营企业368户,增加137户,增长59.3%;个体工商户5125户,增加209户,增长4.2%。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积极推进。据统计监测,至2014年,全县全面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已达80%,比2000年初始的59.2%提高20.8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48个百分点,离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还差20个百分点,今后6年还需每年提高3.3个百分点。进程滞后于全省、全州水平。其中:资源环境建设实现程度最高,经济发展实现程度最低。2014年资源环境建设方面已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程度达97.6%;经济发展方面实现程度为54.7%,离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还差45.3个百分点,今后6年还需每年提高7.55,成为制约我县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首要因素。其他依次是民主法制、社会和谐、文化教育、生活质量,实现程度分别为95.8%、95%、88.6%、82.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经济总量小,产业发展不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后劲不足;二是项目不优不强,产业和重大项目少,投资拉动后劲乏力;三是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保障和改善民生压力大,制约消费拉动增长;四是财源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五是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不足,调结构、转方式形势严峻。

二、农 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较快持续发展。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62亿元,增加值11.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6.5%和6.4%,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种植业全面发展。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5.08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4.62万亩,同比增长0.5%,粮食总产量达10.3万吨,比上年增长2.1%;油料总产量7620吨,比上年增长6.1%;烤烟收购量6980吨(不含丰产烟),比上年下降6.3%;茶叶总产量183.3吨,比上年增长11%;园林水果总产量4896吨,比上年增长5.8%。

畜牧业持续发展。全县生猪、大牲畜、羊出栏分别达28.03万头、2.65万头、5.52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3.9%、26.2%、7.2%;生猪、大牲畜、羊出栏率分别为150%、39.6%、89.3%;全县肉类总产量达3.11万吨,比上年增长16%;禽蛋总产量达1011吨,比上年增长12.1%。

水产品养殖持续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1821吨,比上年的 1720吨增加5101吨,增长5.9%。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1.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水库容量6423万立方米,基本与上年持平;有效灌溉面积达18.1万亩;电力供应设施得到改善,农村用电量达448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加160万千瓦时,增长3.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9.24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5.9%,支撑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21.6%上升到2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82亿元,增长28.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7%,支撑经济增长3.2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兴工强县取得新成效。

建筑业较快发展。在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全县实现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县内10户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共完成总产值9.5亿元,增加值2.57亿元,实现利润1076万元,缴纳税金212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5%、27.1%、6.6%、27.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规模以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4.51亿元,比上年增长24.9%。房地产开发投,比上年下降17%。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4.34亿元,比上年增长7.5%。新开工项目171个;竣工房屋面积13.9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1.3万平方米。投资创造增加值2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5%,支撑经济增长7.26个百分点。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县实现交通、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473万元,比上年增长4.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支撑经济增长0.17个百分点。

年末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3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50.7公里,元双二级公路境内段74.5公里。全县农村公路硬化总里程达400公路,率先在全州实现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219万吨,货物周转量13295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8%、1%;完成客运量238万人,客运周转量8216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3%和5.2%,个体私营运输业快速发展,承担了全县80%以上的营运量。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通信能力明显提高。全年完成邮电和通信业务总量14374万元,比上年增长22.3%。年末电话用户达17.74万部,比上年增加1.76万部,增长11%,电话普及率达87.1%,比上年提高了9.9个百分点。其中:移动电话达15.78万部,增加了1.79万部,增长12.8%,移动电话普及率达77.5%,比上年提高了9.9个百分点;固定电话为1.96万部,普及率为9.6%。互联网用户(含电脑、电视、手机)8.8万户,增加2.77万户,增长45.9%,普及率达42.3%,比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

六、国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6710万元,比上年增长9.5%;住宿餐饮业增加值9308万元,增长6.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1亿元,增长13.7%。分地区看,城镇零售额70871万元,增长15.9%;乡村市场零售额37254万元,增长9.8%。分经济类型看,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107816万元,增长13.5%;其中: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81345万元,增长12.0%;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16702万元,增长14.2%;商品零售91423万元,增长13.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5%,支撑经济增长1.04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9.3%,创造增加值1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拉动经济增长4.85个百分点。

七、财政 金融 保险

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33896万元,比上年增长16.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669万元,比上年增长16%;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2735万元,比上年增长6.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418万元,增长4.2%。

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6969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42亿元,增长16.8%。各项贷款余额23.48亿元,增长19.9%。

保险事业持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7117万元,比上年增长16%;支付各类赔款2415万元,比上年增长13.8%,社会商业保险功能进一步增强。

八、科技 教育 文化 卫生和体育

全县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48.8%,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素质教育得到提高。年末,全县有基础教育学校88所,其中:小学78所,普通中学10所;专任教师1499,其中:小学852人,普通中学647人;在校学生19667人,其中:小学10685人,普通中学8982人;职业中学一所,专任教师48人,在校生1046人。全县共有幼儿园18所(含民办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3653人。小学学龄儿童毛入学率达109.9 %,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121.3%。“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协调发展。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7个,普及了村级文化室,数字电视基本普及。群众文艺丰富多彩,文化市场健康有序。

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5%,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7%。经初步测算,全县实现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8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7%,分别比上年增长18%,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28亿元,增长13.1%,占GDP的比重达5.07%。

卫生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23个(不含个私诊所和村级卫生室),其中:医院13个(含乡镇卫生院);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5人,其中:医生25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人;有病床773张,其中:医院718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3.7张。卫生改革不断深化,爱国卫生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不断增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人民体质不断增强。全县共有足球场2个,篮球场187个,排球场6个,10个田径场,城区有健身场所1个。

九、人口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国策成效显著。少生、优生观念深入人心,人口进入低速稳定增长并老龄化时期,户籍制度改革已在深入。据公安统计,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02858人,其中:农业人口148847人,占全县总人口73.4%;非农业人口54011人,占26.2%;男性人口103850人,占51.2%,男、女比例为104.9:100(以女性为100),60周岁以上人口达31656人,占15.6%,高于占11%老龄化标准4.6个百分点,我县实际上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县共有民族33个,其中:少数民族32个,少数民族人口46481人,占总人口的22.9%;彝族人口44681人,占总人口的22%。全县总户数为67650户,户规模为3人/户。据计生部门统计,全年出生率9.66‰,死亡率6.36‰,自然增长率3.3‰。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19709元,比上年增加2148元,增长12.2%;全县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34670元,比上年增加1162元,增长4.9%。农民人均纯收入6472元,比上年增加800元,增长14.1%,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35元,比上年增加2470元,增长11.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3%;全县人均(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下同)有粮507.6公斤,比上年增加10.1公斤,增长2%;人均有肉153.4公斤,比上年增加21.7公斤,增长16.5%;人均有禽蛋5公斤,比上年增加0.6公斤,增长13.6%;人均有水产品9公斤,比上年增加0.5公斤,增长5.9%。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3511元,比上年增加1937元,增长 16.7%。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平方米。全县89个村(居)委会村村通了公路和电话,88个村(居)委会通了自来水,100%实现了道路硬化。

社会保障及福利事业全面发展。全县所有在岗职工和离退休等人员参加了社会保险。敬老院遍布全县4镇3乡,孤寡老人生活得到保障,较好地解决了下岗职工和退伍伤残军人的生活、就业。财政对社会保障及福利事业支出成倍增长。城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做到应保尽保;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全县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80%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已全面建立,新农合参合率达98.8%。城乡人民安居乐业,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十、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县土地总面积1464平方公里(219.16万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138.6人;年末耕地面积13817公顷(20.73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9.44%,全县人均有耕地面积1.02亩。全县共有中小型水库86座,总库容达6423万立方米。据林业部门统计,全县有自然保护区2个,保护区面积约76.6平方公里(4.5万亩),有森林面积8.83万公顷(132.4万亩),森林覆盖率60.3%;人均有林地6.53亩。全年降雨量688毫米,年平均气温17.2℃,年日照2520小时。整体上工业废气、废水、废物及城镇生活垃圾得有效处理,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单位GDP能耗为0.5303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3.48个百分点。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 起, 人死亡,比上年增长 %, 人受伤,直接损失 万元;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

人,下降 %。其中: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 起,

人死亡,直接损失 万元;煤矿生产安全事故 起, 人死亡,直接损失 万元;发生交通事故 起, 人死亡, 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 万元;发生火灾 起, 人死亡, 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 万元。

(撰稿:刘文明 刘 金 审稿:王 磊)

注:1、本公报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的GDP及各业增加值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本公报数据均为全社会口径。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