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凤屯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索引号:115323230151727375-/2021-0228001 公文目录:发展规划 发文日期:2021年02月28日 主题词:十四个五年规划、目标纲要 文  号: 成文日期:

 

 

凤屯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

纲要(草案

 

 

 

 

 

 

 

 

 

 

 

 

 

 

凤屯镇人民政府

20213


  

 

“十四五”时期2021-2025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水平、在新的起点上开启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五年规划,是主动适应新形势融入新格局抢抓新机遇的五年规划。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加快推进州委“1133”战略、县委一枢纽两示范三基地”发展战略科学规划编制和实施好凤屯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于凝聚全镇改革发展共识,推动凤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分析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和新挑战,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思维方式,汇聚兴镇富民力量,抓住新机遇,落实好《纲要》,实现凤屯镇跨越发展。

本《纲要》规划期为2021-2025年,远景目标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十三五”发展的基本情况 1

一、主要成就 1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6

第二章 “十四五”发展环境 8

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2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12

二、基本原则 13

三、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 14

四、“十四五”发展目标 15

第四章  发展布局 17

第五章  “十四五”重点任务 19

一、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 19

二、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21

三、全面发力精准招商,用好用活社会资本 24

四、充分发展旅游经济,努力建设农业休闲旅游和民族风情体验示范小镇 25

五、共同团结奋斗,努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 27

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努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 28

七、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30

八、构建“一平台三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33

第六章  主要项目支撑 35

一、持续完善路网,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筋脉 35

二、持续完善水网,疏通经济社会发展的血管 36

三、持续完善农村配套设施,建设美丽宜居村庄 37

四、持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38

五、持续发展文化旅游和健康业,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 40

六、持续提升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0

七、其它项目 41

第七章  保障措施 42

一、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 42

二、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42

三、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43

四、推进法治凤屯建设 44

五、积极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44

六、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45

第八章  凤屯镇“十四五”项目规划表 46


第一章 “十三五”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主要成就

过去五年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镇党委团结带领全镇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和钉钉子精神、工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紧围绕州委“1133”战略和牟定一枢纽两区三基地发展定位,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培产业、抓发展、转作风,圆满完成了各项既定工作任务,全镇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经济质效稳步提高“十三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据初步预测,2020年底全镇农业总产值可达3.69亿元,2015年增长61.72%,年均增长12.3%;招商引资达2.3亿元,比2015年(8000万元)增长287%,年均增长57.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可达5.3亿元,比2015年增长459.78%,年均增长41.12%

(二)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村退出标准,聚焦“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着力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如何退,在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的同时,持续巩固脱贫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底,全镇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6户1119人,其中2010年至2019年脱贫311户1106人、2020年脱贫5户13人,贫困人口减少100%;有贫困村6个,2017年底6个贫困行政村已全部脱贫出列,贫困村减少100%。全镇实现零漏评、零错退,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6.5%下降到2020年底的0,凤屯镇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三)基础建设持续完善2016年以来共投入各类资金1.52亿元,不断夯实镇村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投资5274万元实施产业富民工程,完成云南红梨、樱桃、中草药、荷兰豆、蓝莓等种植业和食用菌大棚、冷库基础、生猪养殖厂等产业发展设施建设,扶持有条件的群众发展养殖业,通过帮扶和产业发展项目的实施,9个村委会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投入3501万元实施富路便民工程,大力实施乡村公路和村间道路建设,实现行政村道路硬化率100%,村间道路硬化率100%,村组道路硬化率95.56%,且危险路段有安全防护措施;投资1386万元实施用水保民工程,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对全镇141个村民小组进行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较大程度保障了农业用水,实现了全镇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投资905.5万元实施文化育民工程,完成王家等41个党员活动室建设,100%实现了党员人数10人以上、人口2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的目标;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提升,全镇9个行政村100%通10千伏动力电;不断优化提升网络服务能力,9个行政村、学校和卫生室100%实现光纤宽带和4G网络覆盖,141村民小组均全部可收看电视、收听广播投入223.7万元建成龙盘山公益性公墓,殡葬改革有力推进这些项目的实施,大力夯实了镇村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广大群众发展难、出行难、用电难、饮水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全部得到解决,群众增收致富的步伐不断加快。

(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及时发放救灾救济物资、优抚安置金、农村低保金、残疾人两项补贴、临时救助、老年人补贴等惠民资金合参保条件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100%参保。城乡居民医保参保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完成家庭医生签约740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率达100%,镇村医疗卫生软硬件进一步完善。农家书屋、村民小组活动场所配套建设持续推进,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食品安全、全民科学素质、文化体育、工会、共青团、妇联、民族宗教、教育、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等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五)生态文明日益提升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体责任,严守生态红线,强化林草资源管理,认真实施四大生态工程。完成陡坡地治理3000余亩,加强对全镇森林及13.98万亩省级公益林森林资源管护;配合县级森林公安、林业等部门严厉打击盗伐林木、毁林开荒、烧炭、伐林木和占林地等违法活动,全镇林地面积达22.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2%,飒马场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大力发展和推广清洁能源,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一河一档”“一库一策机制全面建立。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专项整治持续推进,紫甸河河道治理及水污染治理工作成效凸显。人居环境及村规民约机制不断完善,厕所革命稳步推进,群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人居环境提升成效明显。河节冲村委会大平地村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民族特色村寨、飒马场村委会入选云南省2020年度州市级美丽村庄。

(六)社会和谐稳定向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工作,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全民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人民调解作用发挥充分,大力化解信访积案,信访诉求及时受理率达到100%2020年度被州委、州政府表彰为“三无”乡镇(无到京、省、州越级上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药品安全整治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感恩教育覆盖所有自然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法治政府建设有力推进,公共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五年来,认真落细落实“基层党建推进年”“基层党建提升年”“基层党建巩固年”“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基层党建持续深化年”党建责任,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持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三会一课”“两学一做”、主题党日等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所有党支部完成规范化达标创建。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五年来开展农村发展党员违规问题专项整治,排查党员127人,处置党员48人,不承认党员身份1人,问责党组织6个、问责相关责任人22人。狠抓阵地建管,新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33个,实现了全镇党员10人以上或群众2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完成9个村为民服务站规范提升改造,打造河节冲、田丰、飒马场、党员实训基地等“红色堡垒”。持续壮大村集体,先后实施了飒马场、田丰“四位一体”项目和牌坊、河节冲、凤屯省级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腊湾村集体光伏和新房、建新、凤屯扶贫光伏项目。坚持党建引领保障发展,创新探索智志双扶的“爱心超市”建设、以“五比一争”为载体的大比拼、以“四个一”为抓手的教育提醒制度、基层减负、党建示范点建设等工作在全县做出示范、走在前列、得到上级肯定,规范农村小微权力运行、“三员”作用发挥等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做法在全州交流发言并接受省纪委调研检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河节冲村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并申报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凤屯镇2020年度被命名为“楚雄州农村基层党建示范乡镇”。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经济稳增长不确定因素增多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际经贸摩擦加剧等因素对世界经济带来更大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球,全球经济复苏压力大;同时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性全面调整、创新阶段,稳增长与防风险压力较大。二是区域竞争逐步加剧。凤屯位于牟定县西,飒马场集镇县城14公里,虽然距离州、县都不远,但由于交通、水利、产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资源优势不明显产业发展水平低民族文化开发程度低内生动力不足,吸附边发展要素的粘力不强,在经济竞争中,凤屯的发展要素周边地区转移的挑战,在区域竞争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三是缺乏长期稳定增收产业支撑经济总量小发展底子薄,尤其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层次低端产业结构单一,以云南红梨、核桃、樱桃、蓝莓、中药材、高原特色蔬菜等为主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链还未形成没有龙头企业支撑,抗风险能力弱,农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二、三产业短板突出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为主的新兴服务业发展极度滞后群众增收渠道不广项目落地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加之辖区内个州级自然保护区和州级集中饮用源地对项目准入要求高,只能发展生态种植业,提质增效任重道远制约经济稳步增长乡村振兴主体力量薄弱。普遍存在的老龄化、空心化和空壳化现象,与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状况,形成了不良的循环,对“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提出了更为迫切和更高的要求

 

 

 

 

 

 

 

 

 

 

 

 

 

 

 

 

 

 

 

第二章 “十四五”发展环境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云南看,云南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推进,中老、中缅经济走廊加快推进,开放带来的各项政策红利将更多惠及沿边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同时,全省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等短板制约依然明显,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开放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补短板仍然是工作的重点。云南作为欠发达省份的省情没有变,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随着云南全面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三张牌”,构建万亿级产业、千亿级产业和千亿级企业,“中国最美丽省份”“数字云南”及“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发展后劲仍然很足。楚雄看,面临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系列重大战略叠加,国家和省重大利好政策叠加,以及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四梁八柱”基本形成、“1133”战略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精气神昂扬向上等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叠加的大好环境,发展空间广阔、大有可为。但是全州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还及有全面彻底解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压力较大,“四化”发展水平不高,改革开放任务繁重,生态环境仍然脆弱,社会民生领域还有短板弱项,社会治理效能有待提升。从牟定看,牟定县贫穷落后、交通闭塞的历史正在被改写,全县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民生短板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呈现出区位优越、山川秀丽、资源丰富、交通便捷、人杰地灵、文化浓厚、潜力巨大等特点,但也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还有明显不足。受多重因素影响,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很大,需求不足制约经济稳定恢复,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较多,稳就业保民生面临很大压力。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制造业和服务业还处于低端水平,现代产业、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领域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综合判断,牟定县“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交织,机遇和挑战并存,但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全县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胸怀“两个大局”,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从凤屯看,全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短板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支柱产业培植、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任重道远,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还有差距。凤屯镇“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交织,机遇和挑战并存,但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重点是产业兴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政策红利。“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利好政策的释放可以期待。2020年3月国家提出的“新基建”投资计划大大提升了未来几年经济发展的预期。

——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及反弹。为了降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尽早恢复紧跟国家发展规划,做好“十四五”规划的政策研究立足于自身正确定位,制定合理发展战略,寻求在自身优势基础上顺应国家战略的发展空间,找寻合适的发展路径。

——滇中引水项目建设的带动效应。带动周边群众的打工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有效解决凤屯镇外片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可利用大项目投资氛围,进一步引导开发周边项目建设。

——以开发化佛山、庆丰湖旅游为契机。主动调整我镇旅游开发布局与县旅游开发布局相衔接,构建外向型特色旅游产业,统筹各类旅游资源要素集聚与整合,加快我镇特色旅游开发力度,着力打造以美食、旅游、休闲、观光为主的凤屯镇旅游产业。

——抓住交通强国试点省份建设机遇。依托昆楚大(昆明—楚雄—大理)高速复线、楚永(楚雄—牟定—姚安—大姚—永仁)高速公路、牟元(牟定—元谋)三条高速公路, 配套的综合交通网络,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尤其是着力谋划重要产业园区及旅游区。

 

 

 

 

 

 

 

 

 

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未来五年,是开启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系列重大战略叠加及省委、州委、县委发展战略的实施,我们面临的发展环境将会更好,发展潜力将会更大,尤其是随着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三张牌”的打造,“佛山舞城”的开发,“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创建,楚大高速、楚姚高速的建成通车等,将使全镇发展的区位更加凸显,发展的优势更加显现。我们必须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抢抓机遇,顺势而谋,乘势而上,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开启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未来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融入省、州、县发展战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着力加快飒马场集镇核心区建设,打造钱牟线、紫甸河沿线高原特色果蔬药材种植示范带,发展壮大高原特色现代果蔬药材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努力把凤屯镇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小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小镇、乡村休闲旅游特色小镇、民族风情体验特色小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镇积极性的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镇一盘棋,更好发挥镇村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三、Ο三五年远景目标

展望二〇三五年,凤屯与全国全省全州全县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高质量融入全县发展大局;民族地区发展步伐加快,各族群众生活更加美好,高质量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域旅游深入推进,高质量创建休闲旅游康养目的地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高质量打造绿色食品加工基地、重要物资储备基地;基本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建成法治凤屯、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平安凤屯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群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的全面发展、全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成效

四、“十四五”发展目标

未来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未来五年发展趋势和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一核两带三业四镇”发展战略落实。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到二〇二五年,全镇经济总量有较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明显加强,产业链建设取得突破,“三产”融合发展取得实效,“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优势更加凸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创建乡村休闲旅游特色小镇。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各族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法治素养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产业取得新发展,民族优秀文化更加繁荣发展,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更加文明进步,创建民族风情体验特色小镇。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破坏整治力度不断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美、环境美、集镇美、乡村美、山水美、人文美成为普遍形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小镇。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建设和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小镇。

——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不断巩固。

 

 

 

第四章  发展布局

 

要以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特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为出发点,围绕生态立镇、产业富镇、旅游强镇布局,把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土地资源三者优势充分结合起来,进一步补齐交通、水利、民生保障、产业、旅游基础设施等短板,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发展要素,夯实发展基础,通过培强壮大产业、开发乡村旅游、做强特色小镇,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力争打造建设核两三业四镇着力加快飒马场集镇核心区建设,打造钱牟线、紫甸河沿线高原特色果蔬药材种植示范带,发展壮大高原特色现代果蔬药材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努力把凤屯镇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小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小镇、乡村休闲旅游特色小镇、民族风情体验特色小镇

核:即以打造成为全县观光、康养、休闲的康养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着力加强飒马场集镇开发建设,重点围绕发展山地果园旅游、健身休闲旅游、民族文化体验配套的综合交通网络、补全基础设施、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优化飒马场国土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与周边村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不断增强吸附能力、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飒马场集镇真正建成全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核心区。

即在钱牟线、紫甸河沿线打造高原特色果蔬药材种植产业示范带

三业:即巩固提升高原特色现代果蔬药材种植加工业,培育壮大畜牧养殖业,有效开发乡村旅游业。具体为:持续巩固水稻、油菜、烟草等传统粮烟产业,不断创新发展飒马场5000亩云南红梨、河节冲3000亩樱桃、牌坊200亩日本甜柿、龙丰340亩特色蔬菜、田丰300亩蓝莓、建新和新房1800亩荷兰豆、腊湾500亩花椒等特色果蔬种植加工产业。在腊湾、新房、建新和凤屯村,巩固发展黑山羊养殖;在飒马场、牌坊、河节冲村委会等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实现年出栏生猪10万头以上。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产业资源等,合理开发乡村旅游。

四镇即努力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小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小镇、乡村休闲旅游特色小镇、民族风情体验特色小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好省委省政府“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等重点工程,切实提高民族地区发展质量和成色,引导各族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和巩固民族团结,把凤屯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小镇。以河湖长制、林长制、提升人居环境等为抓手,提升凤屯镇作为楚雄州饮用水水源地和牟定县生态安全屏障的影响力,把凤屯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小镇主动融入和服务好化佛山庆丰湖旅游开发,着力打造好凤屯文化旅游品牌,把凤屯建设成为乡村休闲旅游特色小镇。以河节冲村委会大平地村成功创建国家级民族特色村寨、飒马场村委会入选云南省2020年度州市级美丽村庄等为契机,把凤屯建设成为民族风情体验特色小镇

第五章  “十四五”重点任务

 

 

 全镇上下要紧紧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特别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不高、市场竞争乏力等问题,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主动作为,抓紧沟通对接,加快工作节奏,把经济发展的支撑点放在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构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体系、拓展提升各类平台上,把经济发展的突破点放在做大做强特色果蔬产业、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放大民俗文化和生态旅游综合效应、加快创新要素汇集上,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着力打造好美丽凤屯

一、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

要加快构建覆盖全镇、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尤其围绕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补齐农村民生和发展短板,不断提高农村美好生活保障水平,让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筑牢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便利生活的基础,水、电是基本的生产生活要素,通畅的道路是生产资料进入乡村、工业品下乡,以及农产品进城的血脉,网络是开展电子商务,有效开发农村市场的新平台。要抓住滇中引水工程项目建设和化佛山庆丰湖旅游开发等大项目的契机,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尤其是路网、水网、电网、网络设施等建设。以路为媒,加快综合交通建设步伐,提高我镇与外界互联互通水平;以建设“四好农村路”为抓手,确保全镇141个村民小组早日实现“组组通畅”目标,打通便民惠民“最后一公里”。兴水惠民,从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高效节水灌溉、水土流失治理、河湖管护等方面入手,因地制宜、因水施策,着力夯实农村水利基础,为建设美丽乡村注入“源头活水”。加快推进电网升级改造,解决配网薄弱、区域供电紧张等问题,改善农村地区用电环境,照亮群众致富路。加快全镇高速宽带网络建设,不断扩大乡村宽带和5G网络覆盖面。

(二)补上公共服务短板,完善农村民生基础。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多地体现在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更稳定的生命预期以及更丰富的文化生活等方面。公共服务是稳定器,要继续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改善乡村文化服务、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办好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保障学生就近免试入学、全面接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健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障乡村群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和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让农村居民以更低的成本维护健康;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提升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打造新型农村养老服务机构,让弱势人群得到关爱,让老年人有所依靠;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救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大力推进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完善处突工作机制,全面提高抵御各类灾害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保留与传承中华文化的体与魂,增强归属感。

(三)搞好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基础。乡村既是生活空间,也是生产空间。要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就不同的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给出不同的措施。农村生活环境方面,随着农村居民生活的现代化、居住集中化,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迫在眉睫。农村生态环境方面,长期依赖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开采地下水的农业生产方式给土地和水资源等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不断推进养殖粪污资源化、化肥农药减量化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农村生产环境的有效出路,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正逢其时。

二、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目标,立足凤屯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构建开放新格局,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特色农业产业链,统筹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努力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迤片村委会以玉米、油菜、荷兰豆、白芸豆、特色蔬菜农业为主,兼顾核桃、食用菌、中药材等发展;外片村委会以水稻、玉米、烟草、油菜、云南红梨、樱桃、蓝莓、日本甜柿、蔬菜等高原特色果蔬产业发展为主,兼顾发展茶叶、中药材等,同时竭力扭转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逐步实现粮满仓、果飘香、水涵养的生态镇格局。

(一)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大力推动“农村公路+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聚焦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加快建设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着力推动农村客运、公路养护、电子商务等的乡镇区域性交通综合服务中心和农村公路驿站建设,加快农村客运和物流发展,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交通运输保障。继续实施农田水利工程补短板全面提升我镇产业发展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引导,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高度重视对合作社带头人的培训提升,让一个好的带头人带活一个合作社、带强一个产业、带富一方村民。继续加强产销对接和农业保险工作,加强品牌建设,用好东西部协作渠道,紧盯销售和消费新趋势,进一步增强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让农民既丰产又增收,为产业发展舒筋通络、保驾护航。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产业结构必须要有新思路,农业已由主要受资源约束的阶段转入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就要走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收为目标的结构优化之路。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经济和自然规律,本着合理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技术示范等多种手段,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形成区域布局合理,各具优势和特色,各业协助发展,市场供需平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的农业生产结构。具体讲,通过结构优化,要使农业发生三个变化:实现产量型农业向效益型农业的转变,使农产品总量供求基本平衡,品质适销对路,并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实现普通农产品向优质农产品的转变,使农业全面转向优势、高产、高效的轨道,使务农的劳动力的收入逐步接近全县人均水平;实现趋同经济向特色经济的转变,通过合理调整区域分工布局,不同地区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生产。

(三)培强壮大特色产业。“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策推动、示范带动、农民自主”的原则,创新农业经营形式,深化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精品农业,调优畜禽养殖结构、调活休闲观光农业等举措,建设集收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多功能产业集聚区,将龙头企业、农户、农业合作社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逐步实现以销定产、标准化种植、优质化加工、品牌化销售,提高农产品和食品附加值。具体来说就是要瞄准生态、安全、优质三个定位,坚持高质量发展,以需求侧变化为导向,引导群众科学种养殖,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加快形成区域性、标准化、规模化连片产业基地,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应。重点培育壮大云南红梨、核桃、樱桃、蓝莓、日本甜柿、荷兰豆、花椒、特色蔬菜、茶叶、中草药等产业。

(四)促进现代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二产和三产,优化各环节服务,支持鼓励合作社兴办企业,围绕深加工、研发新产品、拓展新业态,使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优化产业链条,竭力破解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环节产业链条过短的难题,增加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持续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同时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更多农户聚在产业链,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和带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能力,让更多农民富在产业链。

三、全面发力精准招商,用好用活社会资本

进一步扩大开放,建立多渠道投资机制,吸引社会与民间资本和资金;优化用地布局,调整用地结构、创新用地保障机制,深入挖掘盘活可利用的土地和资源,提高土地使用率;加大招商力度,加强以产业规划为指导的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围绕生态、安全、优质、高效,突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种养殖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等)、民俗文化运动休闲观光产业链等重点领域,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精准招商,积极引进并储备一批成长性好的优质项目,特别是要着力引进一些适应市场能力强,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好,示范带动群众增收能力强优质企业实体,作为经济的有益补充和新生力量。

(一)精心谋划招商项目。围绕我镇优势资源、特色产业,用活用足优势资源、精心谋划招商项目,并筛选确定重点招商项目,主动外出招商。

(二)不断充实更新项目库。规范项目征集、筛选、论证、储备等程序,及时补充新项目和大项目进入项目库,加强项目库动态管理。不断健全完善优质客商信息名录,建立友好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外出招商牵线搭桥。

四、充分发展旅游经济,努力建设农业休闲旅游和民族风情体验示范小镇

美丽乡村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而生态旅游能够发挥乡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是将美丽乡村建设从蓝图变为现实的重要手段。

(一)规划引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从全县、全州、乃至全省的大局出发,准确把握我镇文化遗产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充分融入省州县文化旅游发展战略,从宏观角度出发,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开发生态资源,完善配套规则制度与服务机制建设。如民俗文化、化佛山旅游资源等。

(二)多点发力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充分挖掘旅游潜力,进一步用活资源,进一步盘活资产,进一步吸引资本进入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方式,把打造旅游景观、推进旅游开发与改善当地基础设施结合起来,把自然、生态、人文等要素与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三)注重特色打造品牌吸引投资留住游客要合理地规划乡村旅游的发展项目,深挖乡村旅游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农产品、民俗等旅游产品特色,形成独特的乡村旅游产品依托文化旅游景点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突出重点、亮点和特色要开发风景养眼、文化养心、美食养生、生活养情、运动养身、健康养老的多样性、综合性旅游核心产品和服务设施,形成有重点、有特点、有亮点的旅游新格局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打响特色旅游品牌。

(四)结合消费者需求,丰富生态旅游产业内涵。随着生态理念的深化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出现了新变化。生态旅游产业要紧抓消费者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参与性、休闲性为卖点,从文化、休闲与观光三方面入手,逐步实现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农业、生态、民俗等旅游产品转变构建融合型生态旅游新模式,在为消费者提供生态旅游服务的同时,让消费者获得更加丰富的消费体验。同时,应着力搭建生态经济产业链,刺激区域经济发展。比如,可以结合生态旅游项目的具体内容发展餐饮、住宿等旅游附属产业,激发美丽乡村建设的造血功能。

(五)提升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模式,不断完善设施功能,以建设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为出发点,提升美丽乡村品位,不断推进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共同团结奋斗努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

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党的民族政策,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夯实“五个认同”的思想根基。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大力挖掘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实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和数字化保护工程和传统村落保护工程、文物保护工程,促进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深化落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措施,扎实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创建水平。完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体制机制,制定有利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力度,促进各民族语言互通、心灵相通。健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

(三)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把民族地区发展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加大财力支持。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快中心集镇和现代化小康村建设,推动形成以集镇为中心、以现代化小康村为节点、辐射周边地区的发展。最大努力争取“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支持民族地区、高寒山区和人口较少  民族加快发展。

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努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底线,提升凤屯镇作为楚雄州饮用水水源地和牟定县生态安全屏障的影响力。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

(一)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强化绿色发展政策制度保障,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等产业。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实施燃煤替代。发展绿色建筑,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

(二)全面改善环境质量。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紫甸河、博得河、王通河、麦田河等水系保护修复,治理镇村生活环境,加快集镇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重视新污染物治理。

(三)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河湖长制,加强河流库塘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加强三峰山、化佛山等生态保护。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加大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力度,持续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实施耕地轮作制度,强化湿地保护恢复。强化河(湖)长制,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坚持因地制宜、“一湖一策”,加快污水收集及处理、垃圾收集及处理、入湖河道生态治理、生态搬迁、资源循环利用等项目建设,实施地上地下、河湖岸线、水系流域统筹的水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紫甸河、博得河、王通河、麦田河等重点流域水生态修复,提升紫甸河、清水坝等饮用水水源地等重点区域水源涵养功能。推动紫甸河(牟定段)沿线有序发展、绿色发展,保护好生态系统,确保一河清水流出凤屯。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持续整治毁林种植行为,全面推行林长制。

(四)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强用途管制,保护坝区良田,严守耕地红线,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土地复合利用。实施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强化矿山生态修复。

七、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农村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实现发展的前提。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治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进一步探索创新乡村治理实践。

(一)以人才资源开发为中心,打造乡村治理新队伍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树牢乡村治理的领导核心,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必须放在首位。培育坚强的农村党组织是有效解决乡村治理“有人干事”的突破点。夯实乡村治理根基,最重要的是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火车头”作用,充实基层治理力量,汇聚各类人才资源,让人才的“流”与“留”激发乡村治理活力。一方面要提升干事创业水平。结合村“两委”换届,统筹各类人才资源,畅通内选、外引、选派、返聘渠道,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尽早实现专职化。强化党员干部队伍梯队建设,进一步优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文化和年龄结构,重点选拔一批年龄在50周岁以下、具有奉献精神的优秀人才,不断提升村“两委”班子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化水平。另一方面要优化干事创业环境。适度提高福利待遇和职业上升空间,鼓励年轻干部主动到基层挂职、任职。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激励容错免责机制,改变单一“压力性”考核机制,探索群众满意度评价及第三方考评等措施。同时要积极引育实用人才。打好“乡情牌”,发挥新乡贤等人才引领作用,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奖励、技术扶持、纳入后备干部队伍。细化落实人才服务机制,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有作为。

(二)以德治法治自治融合为关键,优化乡村治理新环境由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自治、法治、德治单一施策难以见效,必须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多管齐下、多策并举。一方面要激发自治活力。健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完善“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等民主治村工作程序,探索民选、民议、民建、民管“四民”农村项目建设新模式,推动治理和服务重心下沉。充分利用亲情、熟人等社会关系,建立调解网络,以“情”调处家族内部涉及财产、团结、道德等方面家庭纠纷,以“理”调解涉及地界、土地等方面邻里纠纷,依“法”调处村内涉及村务决策、农村财务、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等社会纠纷。另一方面要厚植德治土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诚、孝、俭、勤、和”新民风规范,融入日常管理、道德建设之中。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化的教化功能和思想启蒙,增强村民对国家的整体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加强乡风文明,推进移风易俗,全面实施厕所革命、殡葬改革政策,建设美丽家园同时要推行依法治村。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建立健全遏制黑恶势力和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

(三)以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为媒介,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适应政府社会治理职能下沉、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趋势,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场景,提升乡村村务、政务、党务等信息与服务在线化水平。融合完善乡村政府专网。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涉农信息,将地理、人口、农户基础信息全部纳入信息管理范畴,公开惠农政策、惠农资金、惠民项目、基层组织、三资管理、平安建设等内容,实现全方位、动态式社会服务进村入户。提升高效便捷服务水平。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推动数字村务平台与镇电子政务网互联互通,实现、村网络纵向互动,村级实现通知、文件、信息网上查收、传阅。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统筹整合资源,加快综治中心建设,全面推行社会治理网格化,将全科学划分网格,实现定格、定员、定责。依托镇、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将解决社保就业、文化教育、卫生养老等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纳入其中,实现社情民意全掌握、矛盾纠纷全化解,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增强村集体经济活力,夯实乡村治理物质基础增强村集体经济活力是有效解决乡村治理“有钱干事”的落脚点,增强村级党组织自我保障、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立足村情民情,结合资源禀赋,通过盘活集体资源、发展“边角经济”、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服务经济和乡村旅游等多种措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开辟集体增收新渠道,提升村级集体“造血”能力。项目上,根据村镇的具体实际情况,依托集体经济组织,开发乡村旅游,打造特色农产品,对闲置资产加以盘活,调动各类资源用于集体经济建设。人力上,组织针对性、实用性强的集中技术性培训,争取培养一批懂农业、善经营的农经型人才为带头人。技术上,以集体经济组织为牵头人,加强与农业科学院等农业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可以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以村域镇域为单位集中种植符合当地生长条件的经济价值高的特色农产品。多措并举,因地制宜的推出规模化、集中化、特色化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八、构建“一平台三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编制实施“十四五”巩固脱贫成果专项规划,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让脱贫群众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保持政策措施总体稳定。确保过渡期内脱贫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保持帮扶措施、投入机制总体稳定。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投入保障,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开展扶贫贴息贷款、创业担保贷款和助学贷款等业务。在安排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和财政转移支付时,向脱贫地区倾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脱贫地区就业创业。

(二)做好脱贫后续帮扶。建设面向困难群众的救助平台,建立健全简便、快速、精准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边缘易致贫户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强就业产业扶持、后续配套设施建设和社区管理服务。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产长效运行和监督管理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注重扶贫产业长期培育,继续做好脱贫群众就业帮扶工作,更好支撑稳定脱贫。

(三)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强化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帮扶等综合保障措施,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巩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果。创新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实践载体,帮助脱贫群众摆脱思想贫困、精神贫困,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

 

 

 

第六章  主要项目支撑

  

 

“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要以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为发展起点,以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重点为契机,扎实谋划和落实好“十四五”规划工作,努力为凤屯更上一层楼的发展开好头、起好步。“十四五”期间全镇主要谋划了171个重点项目,涉及交通、农、林、水、文旅、生态环境、集镇建设、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规划总投资为161.7亿元,为持续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持续完善路网,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筋脉

紧紧抓住交通强国试点省份建设机遇,坚持综合交通路枢纽并举,主干与网络并行,内与外互联,过境道为骨架,道、道为配套的综合交通网络,把凤屯打造成为牟定县接楚雄、南华的重要节点全面覆盖国土空间布局、经济布局、产业布局,有效联通所有村组、重要产业区及旅游区,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广泛覆盖的农村交通网,推动交通运输体系从“基本适应”向“提质增效、适度超前”转变。一是加强凤屯对外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钱牟线、县城到化佛山公路、蕨菜山至飒马场公路、飒马场至化佛山公路等进行扩宽改造升级,打造对外便捷交通网。二是打通“最后一公里”,实施自然村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完善必要的排水及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如新房村委会长箐至罗  卜冲8.6公里道路、凤屯村委会火山村3.1公里通村道路、龙丰村委会龙潭村0.7公里、牌坊村委会米白村2.4公里和金曹村0.58公里通村道路等三是提高农村道路安全通行等级,对通村公路进行窄改宽等提升改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四是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镇,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五是实施自然村停车场建设项目,在90自然村修建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问题。

二、持续完善水网,疏通经济社会发展的血管

以基本解决全镇工程性缺水瓶颈,基本消除区域性、大面积干旱为目标,加快推进现代水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加快推进滇中引水及配套沟渠小黑箐小(一)型水库等工程建设,实施一批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连通工程、引调水工程、集镇水源地建设工程等,基本建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快防洪减灾工程建设,继续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性缺水问题得到解决,农村中小坝塘扩容和沟渠修复取得新成效。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基本建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水生态体系。加快水利工程信息化,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水利发展和管理智慧化体系。一是农村人饮巩固提升工程实施凤屯镇集中供水工程(从小利黑到飒马场),巩固提升建新、凤屯、飒马场、龙丰、田丰、牌坊6个村委会群众饮水安全实施腊湾村委会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望峰水库),巩固提升腊湾村委会饮水安全,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实施凤屯村委会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葫芦箐水库),巩固提升凤屯村委会饮水安全,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实施凤屯村委会各拉么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汇心水库),巩固提升各拉么村饮水安全,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实施新房村委会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石门箐水库),巩固提升村委会饮水安全,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二是新增小(一)型水库建设工程。对岔河闸、罗汉林等小(二)型水库改扩建为小(一)型水库新增和改善牌坊、龙丰、田丰村委会农田灌溉条件,解决河节冲村委会樱花谷的干旱缺水灌溉问题。三是新增小(二)型水库建设工程对清水坝、龙箐坝、解放闸、徐坝等小坝塘进行改扩建,达到小(二)型规模四是小坝塘除险加固项目。对镇内149座小坝进行除险加固,新增改善农田灌溉面积五是灌溉输水管道(沟)建设工程。架设龙箐坝、金龙闸、小跃进、年丰闸、王五冲等小(二)型水库输水管道,配齐相关设施,有效提高输水用效率,降低输水设施管理维护成本,促进地方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六是河道治理和山洪沟治理项目。对紫甸河王通河博德河、麦田河进行全面治理,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人居环境七是小流域治理项目。实施腊湾、新房、田丰等小流域治理项目,将陡坡地改造成梯田、荒山荒坡或是植被较差的林地进行植树造林、修建群众田间耕作的机耕路等。

三、持续完善农村配套设施,建设美丽宜居村庄

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进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在项目的安排上要优先考虑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90个自然配套垃圾池建设、购置垃圾清运设备,新建及修缮村间公共厕所,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村间雨污管网、污水处理设备,建设太阳能路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二是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建吴家、习家、施家、团山、中集礼、甘水井、董官山、大村李、刘家、小溪、河口、下牌、习家、毛家、张家、温家、毛家村、张家、水箐、秧田冲等32个村组村级活动场所;提升改造已建的村级活动场所及完善附属设施(修缮或新建村内道路、配套安装太阳灯、新建村庄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新建文化活动室配套厨房、新建篮球场等)。三是乡村绿化建设项目。对全镇90个自然村村旁、溪旁、路旁、田旁和房前屋后等进行绿化、美化,种植珍贵树种和名特优果树经济林,积极推动发展绿色产业,带动林农致富。四是重要道路河道景观绿化工程建设项目。在军腊路20公里桩至三峰山自然保护区路段两旁种植12000米观赏性樱花、沿紫甸河上下游两旁种植柳树等。

四、持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加强产业规划布局引导,坚持走特色化发展、差异化竞争之路促进农业业态全面升级,持续培植重点产业,尤其要促进红梨、蓝莓、樱桃、核桃、蔬菜、茶叶、中药材、生猪等特色产业向全产业链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目标,培强壮大绿色农业。为构建和完善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围绕产业布局规划着力实施一大批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一是凤屯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现有耕地提质改造、开展农村宅基地、工矿废弃地及其他低效闲置建设用地综合整治。二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三是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三产融合示范园建设。围绕高原特色优势果蔬种植业、农产品加工、农业生态观光休闲采摘旅游业,新建农业产业基地。即:飒马场农产品冷链物流农商连接基地,飒马场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田丰、龙丰、牌坊商品蔬菜种植基地,河节冲、牌坊、田丰、龙丰、飒马场鲜食水果种植采摘基地,田丰、龙丰、飒马场、河节冲田园综合体生态农业观光采摘休闲旅游基地,腊湾、新房、建新、凤屯商品鲜食豆类种植基地。四是牟定县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五是牟定县中药材种植及系列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在适宜中药材生长的地点种植木本、草本中药材,建设中药材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中药材系列产品精深加工用房及生产线的购置安装等。六是牟定县高原特色经济林果提质增效项目。采取品种改良、筑反坡台、除草深耕、病害防治、配套灌溉设施等措施,实施核桃、云南红梨提质增效。七是牟定县高原特色经济林果产品新品种引进示范种植及产品加工研发项目。引进我镇适宜种植的、市场前景好的特色经济林果示范种植,发展高原特色经济林果产业,帮助各村培植特色林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企业培育力度,研发特色林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推动林产业发展。八是新一轮退耕还林及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围绕“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目标,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和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建设以核桃、花椒、樱桃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

五、持续发展文化旅游和健康业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

瞄准特色化发展方向,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建设康养旅游示范区。以化佛山庆丰湖旅游开发为契机,结合凤屯特色集镇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旅游特色资源,将凤屯建成“三产”融合示范区,飒马场集镇化、河节冲美丽乡村建设与化佛山景区连为一体,统一规划,综合开发。挖掘建设中(彝)医药康体健建旅游示范基地和健康体验园,打造健康医疗旅游目的。促进体育运动与旅游融合,推动健康管理服务与生态休闲旅游、文化体验旅游相结合,打造康体养生、观光旅游、商务会议、度假居住、文化娱乐和商业服务等产业项目、俱乐部及服务项目。

如着力谋划实施牟定县化佛山-飒马场森林旅游休闲康养区建设项目、森林旅游小镇(乡村)建设项目、化佛山庆丰湖康养度假区建设项目、汽车旅游营地建设项目、河节冲特色旅游乡村建设项目、凤屯镇微营地建设项目、牟定    庆旅游园区、万亩花卉生态农业休闲旅游项目、赛马场基地建设项目、凤屯康养小镇建设项目等。

六、持续提升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加快河流、水库、坝塘、沟渠等控制性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推进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一是凤屯镇应急能力建设项目。新建镇应急管理服务站、消防救援站、应急救援物资仓库和相应的附属设施。二是凤屯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在飒马场集镇及中心校、人口密集村社新建Ⅲ类应急避难场所。三是地质灾害滑坡治理项目。对13个地质灾害点进行有效整治。四是林业草原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建设项目。提升改造林草服务中心,进一步改善办公环境条件,建立行政执法体系和购置必要设备设施;充实林业草原服务中心森林草原火灾应急物资等,提升乡镇林草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

七、其它项目

加快补齐集镇建设、村组设施、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基础设施短板。

 

 

 

 

 

 

第七章  保障措施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体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党在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完善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考评体系等。健全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社会形势、研究重大政策举措的工作机制,完善决策咨询体系,加强调查研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完善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好党委与人大、政府等部门之间的关系,健全完善“党建带群建”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筹全局、各方合力促发展的工作格局。

二、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学懂弄通、用好做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好干部标准,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实施年轻干部工程、少数民族干部工程、专业干部工程,大力培养和选用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鲜明树立重品德、重才干、重担当、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强力正风、肃纪、反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以政治监督为重点,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整合各类监督力量,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坚持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对政府的监督,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效。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不断推进党建带团建、带群建,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

四、推进法治凤屯建设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参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促进司法公正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五、积极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谋划“十四五”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伟大历程和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深入学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风雨兼程、奋力前行的坚强意志和非凡领导能力,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发展信心。要通过广泛深入学习真实了解理解掌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党中央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战略考量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以及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论断、重大举措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学习培训、宣传宣讲,科学编制我镇“十四五”规划,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政策举措,奋力开启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六、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制定凤屯镇“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全镇规划体系。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确保“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到实处。

 

 

 

 

 

 

 

 

 

 

 

 

第八章  凤屯镇“十四五”项目规划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