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牟定县“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索引号:11532323015172622Y-/2017-0810011 公文目录:发展规划 发文日期:2017年08月10日 主题词:防灾减灾 文  号:无文号 成文日期:2017年08月10日

为进一步提高我县防灾减灾能力,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省、州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的相关要求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始终把全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预测预警、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三大机制,不断提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充分发挥防灾减灾在维护我县公共安全、建立和谐社会和保持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推进我县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二)发展目标

1.气象

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及其信息发布能力,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增强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增强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和“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批基础性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减轻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水利

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以保障全县经济活动和社会安全为核心,建立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较为完善防洪除涝防旱减灾体系,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和水环境改善,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水资源环境及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地控制常遇洪涝旱灾害。在遇较大洪涝旱灾害时,全县大部分地区经济活动、社会生活不受大的影响;在遇超标准洪涝时有预定方案和应急措施,不致影响全县长远计划的完成或造成严重环境灾难,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局部地区遭受灾害后,能得到迅速救济和恢复,确保社会稳定。

3.人民防空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人防工作的相关要求,坚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工作方针,服从服务于全县防灾减灾工作大局,着眼于国防建设需要,按照牟定县减灾委的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狠抓工作落实,充分发挥人防部门在减灾委的作用。

4.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根据《牟定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到2020年,继续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开展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继续做好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提高气象预警预报水平,为各级政府提供监测预报信息。

5.防震减灾

进一步完善地震监测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5级以上,地震发生后,30分钟内发出震情“三要素”,依托省地震局技术平台,基本满足开展地震预警、地震速报、烈度速报等服务的基础条件;建立和完善地下流体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实施农村地震安全民居工程,使农村房屋的抗震能力基本达到全省2020年防震减灾奋斗目标,即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灾情获取等系统和应急装备建设。

6.农业生物防灾减灾

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生物减灾体系,健全监测预警体系,综合病虫灾害防控能力和应急减灾能力明显提高,重大疫病、病虫害的危害损失率控制在4%以下,农业生物减灾科技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7.民政救灾

各乡(镇)建立健全本级减灾委员会,加强减灾工作的机构建设;灾害发生24小时之内,保证灾民得到食物、饮用水、衣物、医疗、临时住所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救助;灾害损毁民房恢复重建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水平;在乡镇驻地村居委会建立避难场所;改造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仓库仓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建设一定规模具有灾民基本生活保障功能、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功能的县级应急避灾中心1个;创建2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社区建立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村(居)委会有1名专兼职灾害信息员,公众减灾知识普及率逐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各类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水利、气象、地震、地质灾害、农业生物灾害等的监测系统和信息处置系统,推广应用GPS等先进技术,提高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能力,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科学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提供决策依据和预警。

1.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1)气象监测预警工程。围绕气象防灾减灾,购置气象应急车和应急装备,建设完善全县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实现对各类气象灾害及衍生次生灾害的精细化监测和预警;围绕景区和道路交通安全气象保障,建设牟定县重点景区和主要公路交通干线自动气象观测网。加强气象预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针对牟定县气象服务重点区、气象灾害频发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建立气象灾害预测预报预警一体化服务业务平台,基本满足牟定县气象防灾减灾和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的需要。

牟定县气象局负责综合站网规划布局、业务系统研发、培训、技术保障、资料处理与信息共享。牟定县人民政府负责气象观测站点、气象业务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维护等经费。

(2)为农气象服务工程。围绕牟定县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具有代表性的高原特色农业自动气象观测网,构建我县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未来5年,实现95%的行政村均建立农村气象信息接收终端;健全气象信息员队伍,完善全县7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并按职能开展工作。成立针对重点特色产业的专业气象服务中心,开展面向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种养大户等现代农业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工作。

牟定县气象局加强以牟定县国土区划范围为重点的极端天气事件监测、旱涝及强对流天气等趋势预测和农事关键期气候预测,为科学规划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开展高原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提供气象决策服务信息,负责农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运行维护、业务指导和技术保障。

牟定县人民政府负责以县乡两级为重点的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和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以政府购买服务或解决编制的方式落实县气象局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机构及人员编制1-2名。

(3)气象防灾减灾工程。积极推进牟定县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重点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公共服务平台及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进一步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和人影作业的监测预警能力;加强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在牟定县主要供水水库上游建设固定人工增雨作业点3个,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库塘蓄水;继续推进人工防雹作业点建设,改造不符合标准和存在安全隐患的作业点11个;解决落实全县人工增雨防雹工作机构和相应的人员编制;完善雷电灾害防御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强化气象部门雷电灾害防御的组织管理职能,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雷电灾害事故损失。

楚雄州气象局负责气象防灾减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相关技术保障、现代天气雷达建设项目列项和设备设施购置经费以及人工防雹作业点改造相应配套资金;牟定县人民政府负责落实现代天气雷达、人工增雨作业点建设和人工防雹作业点改造所需土地及配套资金,协调涉及人工防雹作业点改造县人民政府配套相应建设资金,并以政府购买服务或解决编制的方式落实县人降办机构及人员编制1-2名。同时,牟定县人民政府积极支持气象部门开展雷电灾害防御社会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全县气象部门管理和防御雷电灾害能力和水平。

(4)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和基层台站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全县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包含国家气象观测站、区域自动气象站、人工防雹增雨作业点、雷达站等)保护工作,气象探测环境如因城市规划建设等原因需要整体搬迁的,建设所需土地及资金按照“谁影响、谁负责”的原则由当地人民政府承担。加快气象台站建设,完成牟定县气象局观测场综合环境整治项目。

楚雄州气象局支持牟定县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和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牟定县人民政府依法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建设和保护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并给予必要的经费和政策支持。其中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搬迁建设资金由县人民政府承担,观测场综合环境整治项目建设资金由牟定县人民政府和云南省气象局共同承担。

(5)气象科技支撑工程。围绕提高牟定县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和高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需求,建设县级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立气象科技研究基金,组织开展牟定县高原特色农业气候适宜性分析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等课题研究及论证工作,为牟定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楚雄州气象局负责县级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相关技术支持。牟定县人民政府负责气象科研项目在当地科技部门立项和气象科研经费等的支持。

2.水利三防

(1)建立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系统。主要建设内容为加密水雨情监测系统,开发县级信息汇集与预警平台,建立预警系统。系统主要建设任务包括:山洪灾害水雨情监测系统、县级监测信息汇集及预警平台、县级山洪灾害预警系统。

(2)建立大中型水库安全视频监管系统。利用省水利网由州县水利部门向工程单位延伸,新建全县大中型水库安全视频监控系统,通过通信网络系统,将监控图像传输、汇集到各级水利三防部门的监控平台系统,为工程安全监控和防汛抗旱、工程调度提供实时、直观的视频监控图像,提高各级水利三防部门快速反应和决策指挥能力。

(3)建立全县水库动态监管系统。建设内容为龙川河沿河及有条件的中小型水库安装水位、图像监控设施,配置一套水位计、雨量计、摄像头、智能主控机、太阳能板、蓄电池及充电控制器等功能组件构成的集成系统等。系统建成后可将水利工程、重点防洪点的监控图像传输、汇集到各级水利部门的监控平台系统,为工程安全监控和防汛抗旱、工程调度提供实时、直观的视频监控图像,提高各级水利部门快速反应和决策指挥能力。

3.人民防空

(1)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的人防意识和国防观念。认真贯彻落实人防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针对人防建设的长期性、社会性、军事性、群众性等特点,紧贴战时广大人民群众防空宣传的根本利益需求,围绕平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救灾提供的保障作用,创造性地开展人防知识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的人防意识和国防观念。

(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努力提升我县的人员掩蔽工程建设。人防工程建设,尤其是人员掩蔽工程建设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期间,我县人防部门将积极向上争取,不断提升我县的防护能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护的需要。

(3)加强人防通信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确保人防通信平台作用得到发挥。及时淘汰当前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经常性开展人防通信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保障人防通信管网的畅通,确保通信设备关键时刻能有效发挥作用。认真开展防空警报试鸣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识别防空警报的能力。

(4)加强人防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防空应急演练工作。不断加强人防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人防干部的自身素质;认真组织编制人民防空演练及训练规划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事中有落实、年终有总结,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的人防意识和防护技能。

4.地质灾害

实现气象和水文部门降雨量资料的共享,在对灾害发生临界降雨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高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和服务水平。

5.地震灾害监测预警

进一步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完成云南省预警台网、台站的建设任务。完善牟定县地震前兆观测台网,提高地震前兆观测能力和分析监测能力;推进测震台网和强震台网的“两网合一”,进一步提升速报能力,地震发生后30分钟内确定出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为救援工作提供准确信息;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加强地震青年志愿者队伍管理,加强群测群防工作。

6.农业生物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目标,切实抓好重大农业疫病、病虫监测与防治,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专业化防治,认真做好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控与防除,有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

(1)健全疫病、病虫害测报网络,加强测报队伍建设。抓好粮食作物病虫监测的同时,应调整力量,全面部署,突出重点,抓好经济作物病虫监测和渔业重大疫病监测;向社会发布病情、疫情,防治信息,开拓全方位的病虫监测和综合治理技术服务,确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持续稳定发展。

(2)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实施农药、鱼药减量工程。建立防治示范区,积极推进我县农业生物疫病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逐步解决疫病和病虫害防治难问题,不断提高抗御病虫灾害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引进植保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新技术,进一步推广以生物农药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普及安全用药知识。

(3)加强植保体系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上级部门提出的植保体系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体系网络化、规范化、可视化的“三化”建设。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完善仪器设备,改进植保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体系预防监控手段,使我县植保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防抗御机制

加强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完成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城镇及其建(构)筑物和工程设施达到法定抗灾设防标准,各种威胁城镇安全的灾害隐患得到有效治理,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具备抗御较大灾害能力,实施农村民居抗灾安全示范工程,提高城乡综合抗灾能力。

1.气象部门要在地方政府的统一组织下,联合相关部门对当地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全面开展气象灾害普查,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协助政府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2.水利三防 防洪工程体系是预防、减轻洪涝旱灾害的基础,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全面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

(1)抓好提防达标建设。做好龙川河城区段的除险加固建设,全面完成县城防洪堤的加固建设,抓好镇村面上堤围达标加固,使其面积及重要性达到国家防洪标准。

(2)加强水库工程建设。水库工程作为承蓄洪水的载体,在减轻下游河道洪水漫溢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的溃坝风险,而溃坝洪水具有强大的破坏力,所造成的灾害远大于河道漫溢洪水,因此,在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中,必须确保水库的防洪安全。

(3)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山区部分河段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以及人为向河道倾倒弃土、弃渣、生活垃圾等原因,造成河道淤积严重,影响防洪。为确保防洪安全,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整治以及河道清淤、疏浚为主的中小河流整治、构建小流域的综合防护体系,改善广大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4)加强治涝工程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县化进程的加快,原有排涝设施不能满足要求,且大多数排涝工程设施运行多年,年久失修,设备老化,机电设备损坏现象严重,影响排涝效果。十三五期间要因地制宜改造和新建一批电排站,结合排水涵闸、排水渠、截洪沟等设施建设改造,提高排涝、治涝的能力。

3.人民防空

适应城县建设发展需要,加强人防工程建设;积极主动参与到城镇建设的发展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推进人防工程建设与城镇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4.地质灾害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加强对群测人员队伍的业务培训,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是防御地质灾害、减少损失的根本途径。要从长远的、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广大群众是地质灾害的受害者、当事人,只有当事人时刻保持警觉,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悲剧才能避免;广大群众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角,只有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其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防治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地震减灾工程

加强地震灾害预防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县城乡抗震设防能力,依法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严格执行抗震设计规范,科学确定重大建设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选取示范村,推广农村民居抗震防震技术;创造条件开展县城、中心镇的地震小区规划研究工作,为我县的城县总体规划、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和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6.农业生物

建立和完善综合减灾体系,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完善和提升县、乡病虫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强县植保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加强其植保、测报、检疫功能,特别要加强对重大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功能,提高灾害信息采集水平,做好灾害评估工作,建立减灾信息的共享机制。植保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部门要逐渐健全镇、村服务网络,尽量做到每个乡镇有一定的农业生物防治人员;二是建立农业生物减灾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力量,为农村减灾提供政策、资金、法律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使减灾尽快走上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7.民政救助管理

按照“以防灾减灾支持救灾、靠救灾推动减灾”的工作理念,积极推进救灾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实现从传统救灾模式向现代救灾模式转变,提高抗击灾害的预见性、主动性、科学性。

(1)把完善设施和规范救灾款物管理作为备灾工作的重点,切实落实好县、乡镇救灾资金预算安排、救灾物资储备和管理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县救灾款物保障水平。

(2)把增强城乡减灾能力建设作为减灾工作的重点,积极建立城乡防灾减灾设施、开展“减灾示范社区”活动、开展减灾宣传和演练等各项工作,形成城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长效机制,加快我县城乡的减灾能力建设。

(三)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指挥救援机制

1.完善各类灾害应急预案。抓好乡镇、村(居)委会和重点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加强应急工作培训和检查,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开展灾害风险分析和应急资源普查,建立应急救援基础数据库,建成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2.加强自然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快捷灵敏的信息管理和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健全自然灾害信息交流和应急联动机制,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

3.加强抢险救灾专业队及志愿者队伍建设。以公安、消防等专业队伍为依托,组建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形成以专业队伍为主体、社区志愿者队伍为辅助的专群结合的社会抢险队伍,提高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

4.完善和强化灾情速报、评估和发布制度。建立县、乡镇、村(居)委会4级灾情收集网络和灾害评价体系,组织构建多行业灾害管理专家评估委员会,开展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模型研究,提高灾情评估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5.加强避险场所和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结合城镇广场、绿地和公园等建设,规划设置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紧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备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根据自然灾害应急物资需求量大、种类多、时限性强的特点,依靠城镇商品物流优势,合理建设应急物品储备网络。加强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救灾储备物资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建设,增加救灾储备物资品种和数量,满足应急救灾工作需要。突出紧急状态下灾民的转移安置和生活安排,重点保证应急资金和资金落实。

三、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防灾减灾工作是社会公益事业之一,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各单位要充分认识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增加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政府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县减灾委员会的综合协调职能,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通力协作,保证我县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依法推进防灾减灾社会管理。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的防灾减灾和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体系,严格实行灾害防避分级管理体制,加大执法力度,确保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依法强化防灾减灾管理,建立有效的防灾减灾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加强执法监督和检查,明确和强化政府防灾减灾社会管理的责任,使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政府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和完善救灾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县、乡镇综合救援队伍和各类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加大对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建立社会动员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防灾减灾事业。

(三)增加防灾减灾投入。各级政府要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防灾减灾投入机制,加大对防灾减灾的投入力度;通过政府扶持和引导,开辟自然灾害的商业保险和社会融资;广泛开展社会捐款活动;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防灾减灾救助和恢复重建的多元补偿机制。

(四)加快科技创新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高起点、高效率、高水平推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逐步提高科技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灾害综合减灾防御、应急物资储备运输、应急救援保障等方面的贡献率。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作用,提高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效率和效益,推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引进和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推进我县在防震减灾体系建设等相对落后领域的科技进步,提高跨行业、跨部门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灾减灾意识。要加强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坚持以点带面,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区建设。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组织开展应急避险演练,努力提高社会公众对防灾减灾辨别能力和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急避险能力。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