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牟定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索引号:11532323015172622Y-/2017-0331002 公文目录:统计公报 发文日期:2017年03月31日 主题词:统计公报 文  号:无文号 成文日期:2017年03月31日

2016年是决胜“十三五”开局、“脱贫摘帽”的攻坚之年,也是和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州的各项方针政策,按照“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和深入实行“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全面推进 深化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和全年奋斗目标,突出稳增长、调结构、培产业、重民生、促发展,全力抓好脱贫攻坚、老县城棚户区改造、“9·17、9·30” 特大洪灾救灾、项目投资、高原特色产业、新型城镇化、创业就业等重点工作,实现了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积极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43.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3亿元,增长5.9%,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2%,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5亿元,增长20.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5%,拉动经济增长6.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6.65亿元,增长1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3%,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 分点。

投资、消费支撑经济增长,外贸下滑制约全面发展。支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9.28%、40.95%、-0.23%,分别拉动经济增长7.59、5.24、-0.03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兴工强县不断推进,服务业稳步提升。全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28.6:33.2:38.2发展为26.9:34.6:38.5,三次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1.4和0.3个百分点。

重点产业建设成效显著。全县五大产业增加值总量达17.3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占GDP的比重达40%,分别比上年加快3.2个百分点、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1、高原特色产业8.44亿元,增长16.6%,占19.5%,加快5.5个百分点、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独具牟定特色的腐乳制造业增加值达4140万元,增长16.6%,占19.5%,加快6.9个百分点,提高0.06个百分点;2、冶金矿产业增加值达3.41亿元,增长13.5%,占7.88%;3.商贸物流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达2.98亿元,增长9.5%,占6.89%;4、文化旅游业增加值达1.44亿元,增长29.8%,占3.33%,加快14.9个百分点,提高0.23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达0.32亿元,增长16.5%,占0.73%;旅游业增加值达1.13亿元,增长34.6%,占2.61%,加快16.5个百分点,提高0.41个百分点;5、新能源新材料业增加值达1.06亿元,增长45.6%,占2.45%,加快10.5个百分点,提高0.55个百分点。五大产业增加值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6%,支撑经济增长6.86个百分点。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按从业人员计算的人均GDP)由上年的26860元增加到30313元,比上年增加3453元,增长12.9%。

全县实现现价工农业增加值1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工农业经济结构由上年的33.8:66.2发展为35.3:64.7。

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7%,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1.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3.9 %,分别比上年涨1.7、1.2、3.9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工作稳步发展。年末全县从业人员142762人,比上年末增加922人,增长0.65%,全县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4万人。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提供,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43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9%。

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经精准识别,全县共确定3053户10888人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年共计统筹整合各类资金7.4亿元;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资金1亿元;补助到户产业发展资金2093万元;培训并转移贫困人口就业2133人;兑付2439户8758人生态补偿金1320万元;免除和资助贫困家庭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在校生学杂费、助学金,减免初中和小学生学杂费、书费、部分生活费达330万元,惠及所有子女就学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取消贫困人口州内住院起付金,减免住院费用337万元;6998名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率先实现农村低保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人均260元) ”,贫困人口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建成10个易地扶贫搬迁中心村,2563户贫困户建成了安居房。通过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及全县上下的积极帮扶,有1贫困乡(戌街乡) 、10个贫困村、1039户3915人达脱贫退出标准,分别占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人口总数的34%和36%。圆满完成了全年脱贫奋斗目标。

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老县城棚户区改造进展顺利,改善了供给侧结构,推进了城镇化建设。全年累计筹融资3.43亿元,其中:国家专项建设基金0.9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资金0.43亿元、银行贷款2亿元、上级补助0.1亿元。完成棚户区改造开工1237户,占任务数的109.5%;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55万平方米、增长124.7%,占上年末库存10.91万平方米的108.2%。据县住建局统计,全县城镇化率达41.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县城建成区面积达4.85平方千米。据公安局统计,全县户籍总人口为20.23万人,户籍城镇人口为5.72万人,户籍城镇化率为28.3%。州统计局反馈我县常住总人口为21.22万人,城镇常住人口为7.28万人,城镇化率为34.32%,比上年提高2.22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县共实施州外国内招商引资项目62个,实际引进州外到位资金51.98亿元,同比增加11.53亿元,增长28.5%。其中:引进省外到位资金41.04亿元,同比增加13.09亿元,增长46.8%。

外贸出口持续下滑。据州商务局国际贸易科统计,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9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37.7万元),下降34.7 %,创造增加值226万元,下降44.8 %,对经济增长负贡献0.23 %,负拉动0.03个百分点。

非公经济稳步发展。全年非公经济增加值20.53亿元,增长15.8%,占GDP的比重为4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6%,拉动经济增长7.37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达18.35亿元。全县非公经济户数达6321户,比上年增加293户,其中:私营企业896户,增加274户,增长44%;个体工商户5425户,增加19户,增长0.4%。

表1:2016年生产总值和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

单位:万元

指 标

生产总值

非公增加值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合 计

432753

12.8

205333

15.8

第一产业

116264

5.9

32687

8.2

第二产业

149986

20.7

113593

20.6

工业

66965

18.7

48951

20.6

建筑业

83543

22.4

65164

20.6

第三产业

166503

11.2

59053

11.3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3124

2.9

1959

4.9

批发和零售业

18154

8.4

16127

9.3

住宿和餐饮业

8295

8.9

8295

8.9

金融业

14292

16.1

2487

18.2

房地产业

10254

15.1

10254

15.1

其他服务业

105350

11.3

12897

13.9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积极推进。据统计监测,至2016年,全县全面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已达81.5%,比2000年初始的59.2%提高22.3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39个百分点,离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还差18.5个百分点,今后4年还需每年提高4.63个百分点。进程滞后于全省、全州水平。其中:资源环境建设实现程度最高,经济发展实现程度最低。2016年资源环境建设方面已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程度达98%;经济发展方面实现程度为60.5%,离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还差39.5个百分点,今后4年还需每年提高9.88个百分点,成为制约我县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首要因素。其他依次是民主法制、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文化教育,实现程度分别为96.6%、94.8%、88.3%、75.3%。

全社会用电量达15792万千瓦时,比上年增加1672万千瓦时,增长11.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经济总量小,县域经济实力弱,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供给侧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转型升级困难;三是财政刚性支出压力增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不均等;四是改革发展矛盾不断积累、历史遗留问题化解难度大、社会利益诉求多样复杂。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较快持续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建设成效显著,产业化程度较大提高。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45亿元,增加值12.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6%,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种植业全面发展。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5.93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5.15万亩,与上年持平;粮食总产量达10.69万吨,比上年增长1.8%;油料总产量8270吨,比上年增长3.2%;烤烟收购量6470吨(不含丰产烟),比上年下降5.2%;茶叶总产量208.8吨,比上年增长8.4%;园林水果总产量6731吨,比上年增长14.6%。

畜牧业持续发展。全县年末生猪、大牲畜、羊存栏分别达22.54万头、6.6万头、7.87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1.4%、1.8%、6.5%;出栏分别达25.6万头、2.36万头、4.97万只,分别比上年下降0.3%、2.3%、1.5%;生猪、大牲畜、羊出栏率分别为126.5%、36.4%、67.3%;全县肉类总产量达2.91万吨,比上年增长0.8%;禽蛋总产量达1164吨,比上年增长11.1%。

水产品养殖持续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2100吨,比上年的 1902吨增加198吨,增长10.4%。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3.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9%;水库容量6423万立方米,年末安全库塘蓄水6599万立方米,比上年多蓄176万立方米,为10年来最好水平;有效灌溉面积达18.1万亩;电力供应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用电量达501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加363万千瓦时,增长7.8%。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6年,全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7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2.6%,支撑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与上年持平、达1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5.36亿元,增长22.1%。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兴工强县取得新成效。

建筑业较快发展。在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35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县内10户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共完成总产值15.51亿元,增加值4.28亿元,实现利润5330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13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4%、30.5%、21.7%、3.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规模以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2.14亿元,比上年增长32.8%。房地产开发投资3.44亿元,比上年下降27.8%。全年新增固定资产5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新开工项目239个,比上年增长23.2%;竣工房屋面积27.9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9.5%。其中,住宅面积2.08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84.6%。商品房销售面积1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4.7%;投资创造增加值25.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28%,支撑经济增长7.59个百分点。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县实现交通、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124万元,比上年增长2.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2%,支撑经济增长0.03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346.6公里。其中:省道196公里,县道170.8公里,乡道476公里,村道503.8公里里;等级公路450.7公里,元双二级公路境内段74.5公里。率先在全州实现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231万吨,货物周转量13656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3.1%、1.6%;完成客运量244万人,客运周转量8632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2.4%,个体私营运输业快速发展,承担了全县80%以上的营运量。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通信能力明显提高,全县信息化程度快速提升。全年完成邮电和通信业务总量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按户籍人口年末电话用户达19.25万部,比上年增加0.85万部,增长4.6%,电话普及率达95.3%,比上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其中:移动电话达17.45万部,增加了0.91万部,增长5.5%,移动电话普及率达86.4%,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互联网用户(含电脑、电视、手机)11.17万户,增加1.37万户,增长14%,普及率达55.3%,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其中:手机上网人数9.1万人,增加1.5万人,增长19.7%,普及率达45%,比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8154万元,比上年增长8.4%;住宿餐饮业增加值8295万元,增长8.9%。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7亿元,增长13%。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实现3.14亿元,占总额的23%;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13.59亿元,占总额的99.5%,比上年增长13.1%;住宿餐饮业收入3.38亿元,增长19.7%;商品零售10.29亿元,增长7.1%。批零住餐四大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支撑经济增长0.55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95%,创造增加值17.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拉动经济增长5.24个百分点。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42783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178万元,比上年增长8.2%;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8257万元,比上年增长28.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989万元,下降5.2%。

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4292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8.94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4.48亿元,增长11.6%。各项贷款余额27.34亿元,增长4.2%。

保险事业持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8163万元,比上年增长14.7%;支付各类赔款2748万元,比上年增长13.8%,社会商业保险功能进一步增强。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50.2%,比上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素质教育得到提高。年末,全县有基础教育学校100所,其中:小学34所,初中7所,高中1所,幼儿园58所(民办21所)。专任教师1669人,其中:小学760人,初中532人,高中198人,幼儿园179人。在校学生21448人,其中:小学9560人,初中6328人,高中1906人,幼儿园3654人。职业中学一所,专任教师51人,在校生584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6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33%。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协调发展。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7个,普及了村级文化室,数字电视基本全面普及。群众文艺丰富多彩,文化市场健康有序。

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7%,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经初步测算,全县实现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1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33%,分别比上年增长29.8%、提高0.41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171万元,增长16.5%,占GDP的比重达0.73%。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5 个(不含个私诊所和村级卫生室),其中:医院 14 个(含乡镇卫生院);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14人,其中:医生23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53人;有病床930张,其中:医院915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4.53张。卫生改革不断深化,爱国卫生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不断增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人民体质不断增强。全县共有足球场1个,篮球场305个,田径场1个。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进入低速增长并老龄化时期,“全面二孩”政策成效显现,户籍制度改革纵深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改善,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按公安局统计,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02309人,其中:城镇人口57189人,占总人口28.3%(即户籍城镇化率);乡村人口145120人,占71.7%;男性人口103647人,占51.2%,男、女比例为105:100(以女性为100),60周岁以上人口达34263人,占16.9%,高于占11%老龄化标准5.8个百分点,全县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县共有民族24个,其中:少数民族23个,少数民族人口47217人,占总人口的23.3%;彝族人口45224人,占总人口的22.4%。全县总户数为67507户,户规模为3人/户。按计生部门统计,全年出生率由上年的7.19‰提升至10.81‰,死亡率6.77‰,自然增长率由上年的0.23‰提升至4.04‰。州统计局反馈我县常住总人口21.22万人,出生率11.54‰,死亡率7.01‰,自然增长率4.5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4.32%,城镇常住人口为7.28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县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21425元,比上年增加2588元,增长13.7%;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20413元,比上年增加2416元,增长13.4%;全县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63971元,比上年增加12714元,增长24.8%。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536元,比上年增加1877元,增长13.7%。其中:农村居民8556元,增加876元,增长11.4%;城镇居民28901元,增加2599元,增长9.9%;全县人均(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下同)有粮529.3公斤,比上年增加10.1公斤,增长1.9%;人均有肉143.9公斤,比上年增加1.4公斤,增长1%;人均有禽蛋5.76公斤,比上年增加0.56公斤,增长10.8%;人均有水产品10.4公斤,比上年增加1公斤,增长10.6%。住户人均存款余额17068元,比上年增加1800元,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3平方米。全县89个村(居)委会村村通公路、电话和自来水,100%实现了道路硬化。

社会保障及福利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0188人,参保率达78.4%;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0759人,参保率达98%;参加城镇职工生育保险3124人,增加452人,增长16.2%;参加城镇职工工伤保险10800人,参保率达83%;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3002人,与上年持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16449人,参保率达99.5%,其中:城镇居民10573人,参保率达97.3%;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829人,比上年增加1066人,增长5.4%,其中:城镇居民4641人,增加1254人,增长37%。实施城乡社会救济35694人,比上年增加2114人,增长7.2%,其中:农村28206人,增加2480人,增长9.6%。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参合人数达175293人,参合率达99.8%。全县“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16.12万人,综合覆盖率79.8%。财政对社会保障及福利事业支出持续高速增长,全年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2.37亿元,比上年增加0.13亿元,增长5.7%。城乡人民安居乐业,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十、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县土地总面积1464平方公里(219.16万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138.2人;年末耕地面积13817公顷(20.73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9.44%,全县人均有耕地面积1.02亩。全县库塘总库容达8835万立方米,其中:有中小型水库86座,库容6423万立方米;年供水能力7355万立方米。据林业部门统计,全县有自然保护区3个(化佛山、白马山、三峰山),其中化佛山为国家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保护区面积约1963.8公顷(2.95万亩);有森林面积9.12万公顷(136.8万亩),森林覆盖率62.3%;人均有林地6.77亩。全年降雨量1063毫米,比上年偏多63.6毫米;年平均气温16.3℃,比上年偏低0.3℃;年日照2117.2小时,比上年偏少110.2小时。整体上工业废气、废水、废物及城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单位GDP能耗为0.4495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2.07个百分点。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9起,6人死亡,分别比上年下降32.5%和35%,3人受伤;直接损失126.76万元;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4人,与上年持平。其中: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起,1人死亡,直接损失75万元;交通事故8起,5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8.56万元;全年无火灾事故发生。

注:1、本公报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的GDP及各业增加值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本公报数据均为全社会口径。

签发:李 惠 审核:李 惠 撰稿:刘文明 刘 金

联系电话:0878-5221561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