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先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健全牟定县红色文化资源融合联动机制,让红色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红色动能的提案”,交由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牟定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习近平关于加强红色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力度,近年来,把红军长征过牟定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依托县内红色文化资源,以红军长征过牟定路线为主线,强化红色文化资源特别是红军长征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把红军长征过牟定路线打造成党员干部教育、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场教学点和红色旅游路线。
目前,我县境内的红色文化资源有牟定早期地下党活动旧址文庙、红六军团长征过牟定指挥部旧址三清阁、革命烈士纪念碑和毕昌杰烈士铜像、牟定农民武装暴动指挥部旧址新村,以及普显明、杨文升烈士墓和马厂三烈士联墓等,这些文物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又具有对广大干部群众、学生和社会团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典型意义,是激励牟定人民奋发向上的宝贵精神财富,有的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同时,我县馆藏有20余件红军长征过牟定时遗留的革命文物
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方面,相关部门积极整合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一是打造“初心路”。在县城南山公园,打造牟定县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建成“初心路”及红色文化资源相关设施,增设“红军长征过牟定”的历史故事宣传展板。二是重走“红军路”。沿着红六军团走过的足迹,深入挖掘红军长征过牟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提出了保护长征路、设立里程碑、建设红军亭、护好红军桥、修复红军井、保护红军洞、提升红军村、打造红军户、栽好红军树、修建长征文化展馆10项红军长征文化建设计划。来自县内外30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徒步走过周家庄、张苏村、冷水箐等村落,重走红军长征路、聆听红军长征过牟定故事,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辛,感受“红飘带”的厚重历史,成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文化旅游路线。三是融入“左脚调”。在开展文艺活动时,有机融入长征精神。如编创反映有关红军长征过牟定内容的左脚调进行传唱,大力宣传红军爱民、护民、为民的宗旨,把牟定群众的心和红军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三月麦子青》《送郎参军》《妹送小郎把军参》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左脚调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为流传,深受群众欢迎。四是建设“纪念馆”。先后建成毕昌杰烈士纪念馆、曹庆功革命烈士纪念馆、双拥县城主题文化公园、双拥大道等红色文化标志性建筑,编印《红军长征过牟定故事》教育读本,深入开展长征精神进校园活动,在红军经过的重点村绘制长征主题宣传壁画、在县城及各红色文物资源附近增设红色文化主题宣传壁画、展板、雕塑及红色文化故事等。同时,借助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各乡镇把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景观建设,积极开发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开辟乡村特色旅游线路。
近年来,牟定县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五好模式”为核心,围绕“好看、好吃、好玩、好在、好过”五大主题,以牟定“三月会”等民族节庆活动和旅拍带动旅居的文化旅游康养产业链,开展了“云南舞蹈大家跳”“牟定美食大家尝”“牟定故事大家讲”“牟定美景大家赏”等系列活动,为提升牟定文旅资源宣传奠定了基础。打造了一批“阳光之旅”“生态之旅”“古镇之旅”“医养之旅”“体育之旅”“红色之旅”等旅游精品线路,在推动资源集约化、产业集聚化发展,推动“山水资源”向“富民资产”转化,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上作了积极探索。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聚合各方力量,争取项目和资金,对红军长征过牟定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打造,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开辟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衍生红色旅游、红色文创、红色研学、打造“红色+旅游”“红色+风俗”“红色+文创”等产业链,力求红色资源与环境共融共生,推动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服务。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牟定文化工作的关心与关注,也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牟定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