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琼珍委员:
您在县政协九届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县农村精神文化阵地建设的提案》,已交由我单位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契机,以文化阵地建设为载体,以繁荣群众文化为抓手,强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为目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强县乡文化阵地建设,拓展服务内容和形式,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让广大的基层群众可以享受到更加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文化发展的均等化、标准化。广大基层群众享受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途径更加便捷,质量显著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县乡文化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县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力所能及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化站(室)功能作用进一步凸显,基层文化阵地得到夯实。一是通过近年来大力推进乡村文化站(室)规范化建设,提升了乡镇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培训教室、非遗展览室“五室”,配备了服务群众的音响、电视、照相机等设施设备,使站容站貌和内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二是积极整合资金,加强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实现自然村有文体活动场所的目标,近年来,积极发动群众通过自筹自建,整合扶贫、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文体活动广场等项目资金建盖文化室,全县建有标准化文化室521个,在民族聚集村建设文化传习所5个,建成了施大路、水冬瓜等一批村级文化活动场所示范点;建成“农家书屋”11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县、乡、村实现了全覆盖,农村文化阵地得到逐步改善。
去年,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了以县图书馆文化馆为总馆,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为服务点的总分馆体系。实现“统一标识、统一平台、统一人员培训、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绩效考评,分级建设、集中管理、分散服务”的建设模式,基本建成牟定县数字总分馆系统,形成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规范均等、服务高效的文化艺术服务网络,进一步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同时,还继续实行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群众可以享受到免费读书看报、查阅资料、学习技术、资源共享等服务。为活跃农村文艺活动,我们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如近年来举办的“左脚舞文化节”“左脚舞歌舞乐大赛”“新农村文艺汇演”“大家乐”广场舞赛、中国彝族酒歌大赛、左脚舞音乐技能大赛等活动,尤其是传统三月会已经成为我县展示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民族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江坡“六月六”“赶秋会”“插花节”等民族文化活动日趋丰富。农村文艺演出、城区广场文化活动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活动,唱歌跳舞健身,开展得红红火火,既提高了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又营造了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目前,全县共有200余支业余文艺表演队,队员近8000人。加入左脚舞协会的表演队32支,常年活跃在城乡大街小巷,成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深入乡村开展十九大精神宣传演出、感动身边人物宣传演出、唱响牟定大家乐文艺演出、“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文艺演出,以及抗击新冠疫情、创文创卫、廉政文化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等专项演出。加强对业余文艺演出队的辅导,开展文艺技能培训;组织送书下乡、送春联下乡等活动。积极扶持发展农村业余文艺队,每年对全县优秀的农村业余演出队,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配置演出器材。成立了牟定县左脚舞文化艺术协会,下设各左脚舞表演队分会、左脚舞歌舞乐人才分会、传统手工艺分会和民间文化艺术分会。搭建了与各文艺队、及民族民间歌舞乐人才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应该说,我们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但由于全县自然村较多,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仍显得十分薄弱,一些村文化室破损、简陋,文化基础设施少且分散,使用效率不高,部分文化基础设施重建轻管,影响其正常发挥作用。上级文化部门对文化室建设的补助资金过低,按政策每个村文化活动室仅补助4.5万元,不足以弥补文化室建设资金缺口需要。加之乡镇文化站人员力量薄弱,部分乡镇文化站人员在编不在岗,会吹拉弹唱的少,一些小戏、舞蹈、音乐、书画技能辅导力量较弱。且县级财力困难,财政预算及投入文化事业经费不足,文化发展经费缺口较大。
当然,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部门职责,积极争取支持,不断加大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共同建设美丽乡村,让农村文化阵地真正成为农民群众想来、爱来、常来的“文化之家”。
感谢您对牟定文化工作的关心与关注,同时也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县文化事业的发展。
牟定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