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有关部门:
《楚雄州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2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楚雄州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省人民政府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现场会议精神,以全国第一批现代化灌区元谋试点县、蜻蛉河试点灌区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全州现代化灌区建设,打造全省全国现代化灌区楚雄样板,结合楚雄州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抓手,通过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和投融资方式,建成一批“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实现取水、输配水、灌溉全过程节水,不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和水平,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水利基础,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水利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共同推进。认真落实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大中型灌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协同推进的有关工作部署,紧扣现代化灌区建设目标,充分整合国家和省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节水)改造、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等项目资金,统一规划建设实施方案,规范建设内容,分解落实工作责任和目标任务,形成责任明确、管理到位、条块结合、有分有合的工作格局,加快现代化灌区建设。
机制先行、全面覆盖。 落实“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建立健全初始水权分配、合理水价、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群众参与、运行管护等六项机制,把机制建设深度融入现代化灌区建设实施方案,提高项目建设、投资、运营可行性,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建立州统筹协调指导、县市政府抓落实责任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引导带动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资本等,积极参与现代化灌区建设。
“两手发力”、多方共赢。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创新完善公益性与经营性供水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水资源节约和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相适应的水价形成机制。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全节水激励机制,落实水价政策和收费制度,建立合理回报机制,形成以水价改革促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促项目管理的良性互动,推动灌区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按照灌区管理数字化、监控自动化、调度智能化的要求,在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基础相对较好的区域,以完善机制建设为重点,因地制宜补齐信息化短板,实施巩固提升;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的区域,机制建设与工程建设同步,重点实施输配水工程、田间节水灌溉工程、信息化工程,实现灌溉全过程节水。
(三)总体目标。统筹存量和增量,提升与新建同步,机制建设与工程建设同行,到2025年全州累计建成110万亩以上“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其中,2023年—2025年,建成现代化灌区55.67万亩,包括新建元谋县15.67万亩、大姚县9万亩、楚雄市2万亩、双柏县3万亩、牟定县2万亩、南华县2万亩,巩固提升姚安县7万亩、禄丰市5万亩、武定县5万亩、永仁县5万亩。
设施完善。到2025年,统筹灌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从水源到田间系统完整的高标准灌排工程体系,设施状况明显改善,工程完好率达到90%以上,灌溉排水能力显著提高,全面达到设计保证率以上水平。
节水高效。到2025年,灌区全面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骨干工程计量率达到90%,供用水断面实现全部计量;因地制宜推广管道输水技术,积极发展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面积达到8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明显高于同类灌区平均水平。
管理科学。灌排设施实现专业化、社会化、标准化管理;大中型灌区“两费”落实到位,达到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标准;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建成高效实用的业务应用平台,应用服务覆盖灌区90%以上区域,基本实现灌区管理数字化、监控自动化、调度智能化。
生态良好。灌区工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渠道生态显著改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增强,灌溉与排水水质达标,灌区水环境明显改善。
二、重点任务
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2023年—2025年,计划在元谋大型灌区西部片区、姜驿中型灌区、蜻蛉河大型灌区(姚安、大姚)、禄丰罗茨和金山、永仁直苴、武定高桥和插甸、楚雄东瓜紫溪吕合和子午及苍岭、双柏绿汁江、牟定戌街、南华龙川14个大中型灌区建设现代化灌区55.67万亩,确保到2025年全州建成现代化灌区面积110万亩以上,逐步实现农田灌溉自动化、灌溉方式高效化、用水计量精准化、灌区管理智能化,全面提升灌区建设管理能力和水平。
(一)进一步夯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六项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州人民政府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总体安排部署,确保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建立农业用水权制度。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制度,统筹考虑县域范围内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以供定需确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并将用水指标逐级分解到乡镇、村、灌区、用水户,完成用水权初始分配。在用水权清晰界定的基础上,由县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到户水权证、并载明用水权益,对于灌溉节约水量的实行水权交易、盘活水市场。
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根据稳妥有序将农业水价调整至不低于运行维护成本水平的要求,参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按照国有骨干水利工程水价加田间工程(末级渠系)水价的农业终端水价要求,制定符合灌区实际的水价政策,建立“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的水价机制,分类确定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终端水价,其中,粮食作物水价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经济作物水价总体达到微利水平。积极推进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切实增强用水户节水意识。
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以用水定额和初始用水权分配为基础,按照“用水须付费、困难用户有补贴、节约用水得奖励”的原则,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重点补贴支付水费有困难的种粮农户,奖励定额内用水节约的用水主体。
建立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坚持“两手发力”,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转让灌区项目经营权、收费权和所有权、特许经营权,积极探索水利基础设施信托投资基金(REITs)等多元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采取多种方式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灌区建设管护。
建立群众参与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依法登记、规范运作”的原则,县市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采取组织受益群众或受益群众自发成立的用水合作组织(合作社),拓展原有合作社经营业务范围、用水合作社与其他专业合作组织整合等措施,发挥群众智慧,积极参与现代化灌区建设和运营。
建立工程管护机制。按照“权、责、利”统一、以权定责的原则,进一步明晰工程产权,推进工程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改革。明确工程管护主体责任,政府引导,企业自投自建的工程由其自管;鼓励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与企业组建股份合作公司,共同经营管理农田水利工程,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专业管护农田水利工程。
(二)工程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2023年—2025年,计划在元谋大型灌区西部片区、姜驿中型灌区、蜻蛉河大型灌区(姚安、大姚)、禄丰罗茨和金山、永仁直苴、武定高桥和插甸、楚雄东瓜紫溪吕合和子午及苍岭、双柏绿汁江、牟定戌街、南华龙川14个大中型灌区建设现代化灌区55.67万亩,其中,新增33.67万亩(元谋县15.67万亩,蜻蛉河大型灌区大姚片区9万亩,楚雄市、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4个县市9万亩),巩固提升22万亩(蜻蛉河大型灌区姚安片区7万亩,禄丰市、永仁县、武定县3个县市各5万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部分取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喷灌、微灌、部分低压管道供水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同步完善灌区骨干和田间工程分界断面、田间工程计量设施,采用“互联网+”模式建设灌区管理数字化、监控自动化、调度智能化等信息化管理设施。
元谋试点县:以元谋大型灌区西部片区、姜驿中型灌区为重点,建立健全“六项机制”,建设取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工程,建成现代化灌区15.67万亩,其中,西部片区8.6万亩、姜驿中型灌区4.67万亩、羊街中型灌区2.4万亩,计量设施全覆盖。
蜻蛉河试点灌区:建成现代化灌区16万亩,其中,姚安县片区巩固提升7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成果,建立健全“六项机制”,补齐计量设施、信息化工程短板;大姚县片区建设取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喷灌、微灌及计量、灌区信息化管理用房等项目,建成现代化灌区9万亩。
禄丰市:以建立健全“六项机制”为重点,选择工程基础条件较好、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较高的金山、罗茨两个中型灌区重点区域,完善田间输水工程、计量设施、信息化等工程,建成不少于5万亩的现代化灌区。
永仁县:以建立健全“六项机制”为重点,统筹考虑直苴中型水库建成供水等因素,巩固提升现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兼顾水源工程、排水沟和塘坝改造,建成不少于5万亩的现代化灌区。
武定县:以建立健全“六项机制”为重点,结合高桥、插甸中型灌区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大力推广喷灌、微灌技术,建成不少于5万亩的现代化灌区。
楚雄市、双柏县、南华县、牟定县4县市以建立健全“六项机制”为重点,结合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程度等因素,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万亩。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务求实效”的原则,建立州统筹协调,各县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县市人民政府要建立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将现代化灌区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快前期工作。州级相关部门、各县市人民政府要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方案等情况,将水资源承载力作为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做好与水源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骨干工程的衔接,因地制宜确定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和规模,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项目审查审批工作,把好前期工作质量关,编制现代化灌区建设实施方案。现代化灌区建设实施方案由各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三)加大支持力度。州、县市相关部门要统筹安排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项目资金支持现代化灌区建设,大力创新农田水利投融资体制,充分发挥各级补助资金、地方政府专债等“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现代化灌区建设。
(四)强化协作配合。州级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作配合支持各县市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顺利推进。州水务局牵头组织推进以元谋试点县、蜻蛉河试点灌区为重点的现代化灌区项目实施,积极帮助做好项目和资金争取工作,指导督促落实初始水权分配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抓好现代化灌区建设;州发展改革委按照稳妥有序将农业水价调整至不低于运行维护成本水平的要求,负责指导县市做好水价改革调整和执行情况的跟踪调查和监测,并适时进行后评估等工作,健全水价形成机制;州财政局负责帮助指导县市做好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政策拟定、资金筹集等工作,建立健全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州农业农村局按照《云南省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规定》,负责帮助指导县市建立健全农田灌排工程管护机制,明确田间工程管护主责单位,充实管护力量,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州民政局负责指导县市规范发展用水户协会;各县市人民政府要认真履行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主体责任,紧盯现代化灌区建设目标,落细落实重点任务,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现代化灌区建设任务。
(五)加强宣传引导。州、县市相关部门要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作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及各类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工作经验、先进典型、特色亮点,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助力现代化灌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