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丽芹代表:
你在县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山区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建议”,交由我单位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大力发展“一村一幼”,满足山区适龄儿童就学的情况
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十三五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龄儿童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州有关学前教育发展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科学制定了《牟定县一村一幼发展规划》和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按照城镇服务人口1万人、农村服务人口1000~1500人设置1所幼儿园的要求,在10人以上儿童的行政村,都要建设幼儿园的目标要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本级财政配套资金1000余万元,对30余所中小学闲置校舍及幼儿园进行了新建、改建、扩建,并通过“大村独办、小村联办”、实施“班改幼”等措施,扩大办园规模,提高3—6岁学前儿童入园率。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67所,在园幼儿3977人,其中公办幼儿园54所,在园幼儿2117人,占在园总人数53%,民办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1860人,占在园总人数4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6.1%。 满足了广大家长送子女就近就便入园的需求,也初步解决了偏远山区贫困家庭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早期教育问题。
但随着出生人口数减少,以及大多数孩子随父母外出打工,在异地就读,学前教育农村空、城镇挤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县54所村级公办幼儿园中,在园人数仅达10人及以下的就有11所,最少的在园人数只有4人。另外,江坡镇普村幼儿园、乐利冲幼儿园,戌街乡白沙幼儿园、碗厂幼儿园,安乐乡河心幼儿园等9所村级幼儿园虽然校舍已进行了维修改建,但因入园人数少或无人就读,只好停止办学。
二、关于促进县乡村幼儿园协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情况
一是创新管理模式,我县坚持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实行县管乡、乡管村的区域化管理模式。把县城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分片强弱捆绑成教育实体。试行以县幼儿园为龙头,乡镇中心幼儿园执行县幼儿园所制定使用的各类教师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一日活动安排、课程计划、卫生保健等制度。各乡镇中心幼儿园又实行园长负责制和教师岗位责任制,负责对区域内村级幼儿园的指导管理,基本上做到了保教计划同步实施,规章制度同步落实,检查考核同步进行,学习培训统一参加。二是本着“优势互补、结对交流、携手共进、资源共享”的原则,指定5所省一级幼儿园和游戏化试点园帮扶乡镇幼儿园,要求帮扶双方每季度开展一次活动,可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观摩、业务培训、送教下乡、游戏化环境创设、师徒结对,捐赠等方式将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向乡镇园及农村园辐射与拓展,推动城乡幼儿教育快速健康均衡发展。三是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创新,健全学前教育管理评价机制,研究制定了《牟定县公办幼儿园管理考核评价方案》,细化了县级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管理评价体系,通过考核评价促进县乡村幼儿园健康规范发展。
三、关于加强民办教育管理,促进其健康规范发展的情况
多年来,我县本着“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构建公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扩大办学规模,满足广大家长多元化就学需求。目前,全县共有13所民办幼儿园,其中县城区域有6所,乡镇村级有7所(江坡镇3所、新桥镇1所、共和镇1所、凤屯镇2所),由于师资、经费等困难问题,7所村级民办幼儿园,均属于公建民营。为促进民办幼儿园健康规范发展,县教育体育局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牟定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资金申报管理办法》《牟定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通知。每年通过以年检促管理、以督查促规范、以评价促水平、以奖补促优秀的管理方式,推动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健康发展。特别是2021年县教育体育局还立足实际,组织开展了幼儿园教师自制玩教具比赛和幼儿园集中教育活动竞赛,有力助推公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经过不懈的努力,全县13所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日趋规范,园务管理不断加强,办园水平得到提升,达云南省一级二等幼儿园1所,二级一等2所,二级二等1所,二级三等6所,三级一等3所,州级游戏化试点园3所。
但是,由于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短缺,全县54所公办幼儿园中,除了县幼儿园单独核编外,其余乡镇中心幼儿园和乡村幼儿园没有单独核编,教师来源主要采取小学转岗和临聘人员两种方式进行解决,教职工数量和专业能力难以满足学前教育发展需求,这也是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现实困难问题,也是今后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持续做好的工作。
牟定县教育体育局
2022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