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云燕委员:
你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牟定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组建劳务公司、提高产业工人组织化程度,为全县产业发展提供用工保障的提案”交由我单位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目前我县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及县内劳务公司发展现状
(一)我县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截至2024年3月底,全县农村劳动力总量11.47万人,其中8.71万人实现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75.9%,(其中:省外转移就业1.88万人,主要分布在福建、深圳、广东、安徽、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省内州外转移就业2.48万人、州内县外转移就业1.84万人、县内转移就业2.51万人)。由于本地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我县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企业规模较小,提供就业岗位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广大劳动者求职需求,高薪优质岗位较少,难以留住人才,部分以生产加工为主的企业用工形式较为灵活,多为季节性用工,用工稳定性有待提高。
(二)县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中介公司发展现状:截至目前根据市场监管提供数据,在我县注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中介公司26家,实际正常从事人力资源服务、劳务中介5家,这5家更多是面向州外、省外提供劳务输出,县内企业少用工量小,成规模有组织转移少;其次在县内有从事县内劳务服务的带头人、经纪人,他们具有一定基础、掌握资源、有影响力,但正式注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中介公司的没有,原因注册条件高,办理营业执照需验资200万元,没有办理过正规手续。
(三)县内企业、产业基地用工供需矛盾:一是多年劳动力转移,导致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多为大龄人员,同时也导致无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伤保险)情况;二是县内产业发展用工需求与求职人员信息不匹配,导致企业招工难,求职人员找工作难,旺季难招人,淡季劳动力找不到工作;三是工作岗位技能技术与务工人员技能不匹配,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大多文化素质偏低,在转移前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较少,没有一技之长,转移后大多数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种,就业率低,务工收入不高情况,培训组织困难,培训精准性不强、培训后转移效果不明显。
二、关于提案的答复意见
为进一步解决我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与本地产业用工需求,支持保障好地方产业发展用工,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企业用工、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三难”问题,促进产业、企业、就业“三业”联动,不断拓宽城乡劳动者增收致富渠道。人社部门提前谋划部署,切实承担起稳就业、促就业主体责任。一是走出家门,开展学习借鉴。2023年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及各乡镇人员到永仁、元谋、姚安等地进行考察学习。二是多次走进企业,全面摸排用工情况。由单位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带队,积极与县农业农村部门、工信部门等部门对接,摸清全县密集用工企业,并深入各乡镇、各村委摸清各企业、农业生产经营大户用工规模、用工情况,同步协调解决好产业发展、企业用工、群众就业痛点难点问题。三是充分调研,摸排全县可利用闲置点。结合我县产业及用工情况,全面摸排各乡镇可利用闲置资产,与企业对接,听取企业对用工情况的想法和政府需要为他们解决什么样的用工困难,搭建就业连心桥,共筑服务暖心路,让就业服务更有温度,进一步创新公共就业服务理念,结合全县产业发展和劳动力供求实际,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理念,采取“公司(基地)+劳务公司+劳务经纪人”模式,推进零工市场、零工服务站、零工驿站建设,匠心打造自动精准匹配用工资源的“线上零工市场”,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县、乡、村、组四级联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形成了一套暖零工就业服务新模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2023年12月14日县人民政府下发了《牟定县全面推进幸福里社区建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专项行动方案》,打造牟定就业服务“幸福里”品牌。突出提高劳动力组织化程度这个关键,有序推广“幸福里”社区就地就近就业新模式,着力建设充分就业社区。2024年在共和镇、戌街乡分别建成1个“幸福里”务工社区。通过盘活闲置低效国有集体资产、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解决好场所设施、务工人员住宿、就餐、出行等实际问题,为务工人员提供一体化公共服务。持续开展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求职意向“双向调查、信息互换、跟踪服务”行动,实现“第三方贴心服务、企业安心生产、群众省心务工”,让“四处打工变家门口就业”。定期开办农民“大讲堂”,组织政策法规、就业创业、技术技能等辅导培训,推动传统农民成长为有组织、懂技术、会经营的产业工人。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做到务工人员聚集到哪里,权益保障就跟进到哪里,让务工人员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在“幸福里”真正感受到幸福。
目前,已完成共和镇、戌街乡2个“幸福里”务工社区选址、建设工作,共和镇“幸福里”务工社区已经进行试运营,戌街乡“幸福里”务工社区预计5月底可试运营;已在共和镇平屯社区、戌街乡建成“15分钟就业服务圈”2个,计划2024年8月底前,实现全县7乡镇建成“15分钟就业服务圈”。完成7个乡镇建成“牟定工匠零工驿站”,全方位拓展服务辐射面。积极推动零工市场(零工驿站)与“幸福里”务工社区有机衔接,打造就地就近就业示范基地,全天候帮助零工精准匹配就业需求。及时更新农村劳动力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三台账”三清单(既劳动力总量信息台账、已转移劳动力信息台账、未转移劳动力信息台账;未转移劳动力就业意愿清单、就业困难人员清单、企业或产业基地用工信息清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数据有支撑。加快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施设备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服务标准化。
在下步的工作中,牟定县人社局因地制宜,紧扣县内产业发展特点,重点发挥“组织化”转移就业的作用,聚焦当地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实际,一要突出解决产业发展与劳动力资源供需匹配的问题。聚焦组织化这个关键,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围绕产业发展用工需求,把劳动力有效组织起来,解决好劳动力资源供需匹配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二要突出人社工作赋能产业发展。坚持以产聚人、以人兴业,协同解决产业发展、企业用工、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难题,促进产业扩容升级,提升人社工作的贡献度。三要突出创新引领。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想新办法、新途径、新方式,引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在政府引导下,由“用工企业+用工平台+务工人员”形成的新型就业服务模式,通过用工平台(可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劳务合作社等市场主体运营管理)把供需两端的零散务工人员和企业用工需求有效对接起来,组织开展好务工人员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有序推进幸福里社区建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共和镇、戌街乡“幸福里”务工社区建设,巩固拓展共和镇平屯社区、戌街乡“15分钟就业服务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7个乡镇“牟定工匠零工驿站”作用,为各类就业群众及时提供职业介绍、用工指导、求职登记、培训登记等“一站式”服务,打造就地就近就业示范基地。
感谢你对人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
牟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