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暑期学生“看护难”问题,助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牟定县共和镇创新推出“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合作模式,联合社区党总支、社工、学校三方,共同打造“家门口的成长课堂”暑期培训班,以校社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书写服务新篇章。

图片为志愿者和孩子们做游戏
织密“联动网”,筑牢育人“主阵地”。建立三方“日调度、周总结”沟通机制,统筹推进课程设计、师资调配与安全保障等核心工作。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儿童活动室等场所,实现场地资源共享、活动设施共用。社工与社区为学生提供图书、绘画工具等物资94套,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此次暑期培训班历时10天,覆盖辖区6岁至18岁青少年47人,精心开设舞蹈、绘画、书法等12门精品课程,累计服务时长70小时。创新引入“实践积分制”,对学生参与度及成果进行量化评价,有效激发学习内驱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双轨走”,培育全面发展“小树苗”。设计“基础巩固+兴趣拓展”双轨课程。上午以作业辅导、安全教育为主;下午侧重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及动手能力,并将红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组织学生参观毕昌杰革命烈士纪念碑,聆听战斗英雄曹庆功的英勇事迹,通过沉浸式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串联起牟定县从抗战时期到新时代的发展脉络,让学生在触摸历史中厚植家国情怀,实现“暑期学习”与“价值塑造”同频共振。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开展防性侵、防诈骗、法治教育等专题课程3期,发放各类宣传手册107份,邀请社区民警开展“法治微课堂”,通过讲解校园欺凌案例,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
聚起“众人力”,激活成长“新动能”。组建“学校教师+社区志愿者+专业社工团队”多元服务队伍。牟定县茅阳第二小学教师、牟定县乐心社工志愿者担任特色课程导师,结合牟定特色文化开设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建立“动态反馈+成果展示”闭环机制,通过微信群实时分享课堂动态,借助结营仪式、学生作品展示等形式,让家长直观感受孩子的成长变化;同步创新家长参与模式,开设亲子阅读、“家长夜校”等家长课堂,引导家长放下手机、捧起书本,推动家庭教育从“单向管教”迈向“双向陪伴”。“辅导孩子作业对我们家长来说真是挑战,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幸运的是,社区开设暑期培训班后,孩子的作业难题有了着落,我们的压力也大大减轻。更妙的是,陪着孩子一起学习,仿佛让我重温了小时候的课堂时光。”学生小梁的爸爸欣慰地说。(通讯员 董敬 李圆圆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