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彝族左脚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近年来,牟定县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文旅新型业态比重不断上升,全县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亮点频出。
牟定县文化积淀深厚,左脚舞广为流传,牟定彝族左脚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万人同跳左脚舞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今年“三月会”期间,牟定县创新开展万人同跳左脚舞狂欢、“牟定村D”左脚舞展演、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展演、彝绣创意设计展示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擦亮“彝族左脚舞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品牌。通过举办“三月会”,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到牟定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领略自然风光、感受民族风情、品尝特色美食,实现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共赢。
在楚雄州“1+1+N”政策的支持下,牟定县将彝绣与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现代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推出“企业+协会+绣娘”的合作模式,先后建成了共和镇彝绣一条街、彝和园民族文化产业园等。培育从事彝绣创作、经营的企业和商户105家、彝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7人、擅长彝绣技艺的民间绣娘8800人。争取沪滇对口帮扶资金,为彝绣车间购置机绣设备,改善产业发展条件。结合市场需求,融合传统手工刺绣和机绣技艺,做精高端定制品牌、做优大众消费品牌、做强传统特色品牌,彝绣产品从原有的传统服饰拓展到车内饰品、家居饰品、工艺礼品等30多个品种、100多个产品,牟定彝绣多次亮相昆明国际博览会、意大利米兰时装周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彝绣绣品不仅仅是手工艺品,更成为了具有文化意义和商业价值的产品,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喜爱,目前,产品远销上海、深圳、福建甚至国外。去年以来,全县重点培育彝绣领军企业12户,建设彝绣产业示范村10个,实现彝绣产业增加值6500万元。
牟定县铁匠、铜匠、石匠、篾匠、陶匠“五匠”俱全,通过实施“能工巧匠”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育行动,培训匠人5大工种28700余人次。全县5200名匠人凭着一技之长,在家中制作手工制品增收致富。创建“牟定工匠”微信公众号,服务关注人数达1.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