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牟定县以“生态立县”为战略引擎,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发展之路,锚定生态宜居、美丽幸福牟定建设目标,把生态环境保护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纵深推进“绿色变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牟定县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入手,以“一张图”统筹全县山水林田湖草资源,划定生态保护红线46.97万亩,建立从空间布局到项目准入的“分区管控+清单管理”机制,推动“生态红线、城市边界、建设用地”三线合一,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同步谋划。

生态底图清晰,治理才能精准。牟定县打出污染防治“组合拳”:3个省控断面水质100%优于Ⅲ类,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三年达100%;土壤方面,先后实施5个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消除历史遗留铬、镉隐患;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实现全域覆盖,村庄“净、美、绿、亮”有机融合。
生态,不再是抽象口号,而是牟定人生活中的切身感受。走进县城,清晨街头机械化清扫车穿梭其间,傍晚时分,市民在口袋公园散步休闲,绿树掩映下的滨河公园、化湖公园正成为新的城市“打卡地”。如今,牟定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2.5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34平方米,雨污分流管网延伸至175.68公里,污水处理厂稳定排放达一级A标准,真正实现从“干净整洁”到“绿美宜居”的跃升。

生态红利也正在乡村生根发芽。围绕“一带多点全域”格局,牟定实施“美丽村庄”创建和“百万林果树进村庄”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0.93%。植绿之余,更注重文化润村、产业兴村,通过打造300个美丽村庄、推动彝绣进村落、文化进院坝,绘出一幅“村在绿中、人有产业、风尚文明”的幸福图景。
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牟定的回答是:“三张牌”协同发力,推动生态价值产业化。在农业端,牟定做强“绿色食品牌”,构建“2+8”现代农业体系,发展烟草、粮油两大基础产业,同时打造腐乳、水果、花卉等八大特色产业。尤其是腐乳产业已形成13家企业年产1.2万吨、产值3.6亿元的产业集群,“牟定腐乳”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在工业端,牟定围绕“固废资源化+绿色能源”双引擎驱动,建设云南唯一一个国家级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目前,园区入驻企业达20户,10户规上企业产值达22.37亿元,废旧塑料、轮胎、硅渣等通过产业链“资源全链条利用”,实现“资源—产品—再资源”的循环闭环。在文旅端,牟定以生态为底、文化为魂,建设彝和园、茅州古镇等AAA级景区,打造集康养、旅游、非遗体验于一体的健康生活目的地。2024年接待游客162.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82亿元。彝绣产业借势而起,12家龙头企业带动10个示范村联动发展,全县彝绣产业增加值8510万元。

牟定的“绿色变革”不是阶段性“冲刺”,而是路径式“重构”。从一张生态底图到一个空间格局,从一批绿色产业到一类生活方式,生态正成为发展的核心逻辑,生活的基本方式,也是牟定面向未来的战略支撑。